医学教育
发表者:李超 人已读
人发声的主要部位是声带。而声带的活动则需要依靠周围关节和肌肉的运动。环杓关节便是影响发声的一个重要结构。
临床上,如果环杓关节发生脱位,则可以出现声嘶、饮水呛咳、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
而本病发病前一般有明确的颈部外伤史,或见于气管插管、胃镜检查、留置胃管之后。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并没有明确的外部刺激,而仅仅是在剧烈咳嗽、喷嚏等之后便发生脱位。
一般而言,本病需要与声带麻痹、环杓关节炎相鉴别。因此在仔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需要行频闪喉镜及喉肌电图检查。其中环杓关节脱位时频闪喉镜可以观察到受累侧声带活动且喉肌电图及神经诱发电位正常。而声带麻痹则反之。而环杓关节炎则是全身关节炎的局部表现,其声嘶等症状可缓解但容易反复,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有效。除此之外,CT显示双侧杓状软骨不对称也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一经诊断为环杓关节脱位,需要尽早行环杓关节闭合复位术。术后建议禁食3-5天,并进行激素治疗。另外,较为复杂的脱位,可能需要2-3次复位。而发声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果复位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开放性手术,如甲状软骨成型术,但有导致声嘶加重的风险。
作者:李超 刘鸿含 王忠勋 曹永华 杨芳丽
参考:岑伟杰,王跃建.环杓关节脱位诊疗现状[J].中国医药科学, 2018,180(12):34-38.
本文是李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