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窦学军
窦学军 主任医师
航天中心医院 胸外科

食管良性肿瘤-食管平滑肌瘤的微创治疗

2795人已读

食管良性肿瘤临床并不多见,与常见的食管癌相比,食管良性肿瘤约占食管全部肿瘤的不足10%,其中2/3是食管平滑肌瘤。食管平滑肌瘤好发于20~50岁男性,通常位于食管中下段,绝大多数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以单发多见,可呈类圆形、马蹄形、哑铃型等不规则形状。食管平滑肌瘤大小不一,通常肿瘤直径为5~10cm,若肿瘤直径5cm,绝大多数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到足够大时即开始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常见为吞咽困难、烧心和胸骨后疼痛。这些症状是由于食管狭窄或肿瘤体积巨大压迫周围组织造成的。少见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不明确的胸骨后不适感、反流及继发于黏膜糜烂的异常胃肠道出血或由吞咽困难所致的体重减轻。临床诊断时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是食管造影、食管镜和超声内镜,也可通过X线和CT检测。

病例:

现病史:患者男性,46岁,主因“间断前胸胀满不适1年余”于2019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胸胀满不适,程度较轻,发作1-2次/月,无明显规律,每次持续数秒钟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和治疗。1月前因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食管上段管壁右侧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同食管、气管关系密切。遂进一步查超声内镜示食管距门齿22cm处见巨大低回声团,大小约6.1*3.2cm,边界清晰,回声欠均匀,内见点状高回声,起源于固有肌层。胃镜检查示食管上段可见外压性改变,粘膜光滑。病理示粘膜中度慢性炎并息肉样增生血糜烂,轻度肠化,活动性+++,间质淋巴滤泡形成,局部腺体伴非典型性。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

既往史:无。

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术前辅助检查:

胸部CT

1575938110554380.png

超声胃镜:

image.png

image.png

食管造影: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术前诊断:食管平滑肌瘤

完善检查后于2019-11-21行胸腔镜下食管良性肿物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抑酸、补液、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

术中图片:

image.png

手术切口:

image.png

术后病理:(食管肿物)结合免疫组化符合平滑肌瘤,大小约 8x4x3.5cm。免疫组化结果:CD34(血管+),CD117(灶+),SMA+),S-100-),Bcl-2-),CD99(灶+),Desmin+),CD68(灶+),Ki-67+<5%),Vimentin+)。

术后食管造影: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患者术后第二天经胃管缓慢滴注肠内营养液,术后一周拔除胃管,进流食,恢复良好后出院。

病例总结提示: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技术,可以完整摘除食管平滑肌瘤,不仅术野清楚,保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食管粘膜造成术后食管-胸膜瘘,而且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小,病人住院时间短,其结果与开胸手术相似。我科现已常规采用腔镜微创的手术方式,在肺部和食管肿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窦学军
窦学军 主任医师
航天中心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