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瑞霞 三甲
郭瑞霞 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妇科

走出宫颈病变治疗的误区

5502人已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马迪蒙,郭瑞霞

随着李媛媛、梅艳芳的香消玉殒,“宫颈癌”成了女性世界最让人胆战心惊的字眼。不少女性开始惶恐,但也因此获益,开始有了健康意识,并关注相关讯息。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如“被称为女性第二杀手的子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13万”,“近10年来,子宫颈癌发病更趋于年轻化”之类的惊悚数字,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宫颈癌检测手段和各种令人迷惑的说法,你是否清楚明白呢?你的认识有无误区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产科魏力

误区一:宫颈糜烂是病理现象,以后会变成宫颈癌甚至不久就为宫颈癌

宫颈糜烂”是困扰很多女性的问题。现在妇产科界已经废弃了“宫颈糜烂”一词,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认为其不是病理改变, 应该属于宫颈生理变化。但由于长期习惯成自然,也有很多医师思想未转变过来,仍称其为“宫颈糜烂”,更有甚者一些医疗机构、商业广告为经济利益考虑,对其大做文章,使人们对“宫颈糜烂”更加恐慌。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糜烂”,不要慌张,按照正规的宫颈疾病筛查;“宫颈糜烂”是否治疗, 取决于是否合并感染、有无症状。无症状、未合并感染者不需治疗;有症状、合并感染, 如分泌物增多, 有接触性出血, 应在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阴性后, 给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其中,不少宫颈糜烂患者或许无需特殊治疗。

误区二:将宫颈糜烂视作宫颈癌前期病变,给予错误治疗

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将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糜烂视为同义词,积极给予激光、冷冻、微波等各种物理治疗,甚至还包括利普(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这些错误治疗不仅给健康女性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还带来相当严重的副作用。年轻、尚未生育的妇女如果用Leep做过度治疗,可使未来妊娠出现“流产或早产”的双倍风险!甚至术后发生盆腔炎影响将来的生育。所谓“宫颈糜烂”的本质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不是疾病,不需治疗。

误区三:HPV检测呈阳性,或宫颈涂片不正常,意味着一定得了癌症

事实,不一定的。你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可能是阴道镜检查或者有关癌细胞的活组织检查。虽然人乳头状瘤(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但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会将其清除。HPV分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共100多种分型,不同的分型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而其中只有少数的病毒携带者会演变为宫颈癌。其他的感染者,由于感染病毒的种类不同,或免疫力不同而没有临床表现。HPV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更不需要过份紧张。

误区四:夸大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过去称CIN1)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风险,过度治疗

给予病人无休止的阴道上药、反复的手术治疗,甚至给病人进行输液或肌肉注射干扰素或白介素进行治疗,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新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首选一年之内定期观察,多数病人可在一年内不治自愈。即使因例外情况需要手术治疗,也一定要由有资质、有经验的医生施治,特别是对于那些尚未生育过的年轻病人、妊娠期妇女。当然,部分LSIL患者有可能潜藏有高级别病变HSIL,是需要另当别论的。

误区五:漏诊或误诊误治宫颈癌

宫颈癌误诊当做宫颈糜烂,给予简单的物理治疗,并且误认为宫颈糜烂治疗好了,以后就不会再得宫颈癌,从此不再做子宫颈筛查。这种做法使病人失去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巨大的伤害。发生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遵守筛查、诊治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医疗服务,或者是单位及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不负责任地为病人进行治疗。对于前者,需明确宫颈筛查的“三阶梯(即: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前病变与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确诊,需经“三阶梯”诊断程序完成。对于后者,任何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务人员,都应拒绝。

误区六:宫颈癌很难预防

事实: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预防、可彻底根除的癌症。针对高危型HPV感染和不良生活行为如多个性伴侣,吸烟,过早性生活,多产早产,进行HPV疫苗接种,同时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是一级预防;宫颈癌发生前通常有一个比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如果定期进行HPV测试及宫颈细胞学涂片进行筛查发现这些癌前期病变,及时治疗癌前病变,阻止其发展为宫颈癌,是二级预防;一二级预防措施没有重视,即便患上了宫颈癌,及时治疗,大多数宫颈癌的可以治愈的。英美等发达国家HPV疫苗接种及筛查工作普及率高,宫颈癌发病已经明显下降,最近,国内国外掀起了“消除宫颈癌”的计划。

郭瑞霞
郭瑞霞 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