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贾二龙 三甲
贾二龙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足踝外科

为什么有些人会频频崴脚?

3970人已读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术语“踝关节外侧韧带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很多人不太重视,认为休息几天就好了,不需要去医院看;有些医生也不太重视,认为拍个片子骨头没问题就行。结果很多人在崴脚后留下后遗症,疼痛、肿胀、甚至踝关节的反复扭伤。踝关节扭伤,没那么简单。

timg.gif

首先,我们要分析踝关节扭伤的原因,即使发生了下楼梯踩空、打球时没站稳、穿高跟鞋崴脚等等这些常见的外伤,我们有没有去想,同样的外伤,为什么别人没受伤,而自己却受伤了,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小心”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的原因:

一、全身韧带松弛症。很多年轻女性发现自己关节很“软”---关节活动度比较大,其实是关节周围韧带松弛韧带松弛可以让肢体更加灵活,能够完成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多数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但在对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下肢,关节的过度活动很容易导致外伤,最常见的就是“踝关节扭伤”。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韧带松弛

二、后足内翻。正常的后足有轻度的外翻角,类似于“正梯形结构”上窄下宽比较稳定,而后足内翻的人就如同倒梯形,容易向侧方倾倒发生踝关节扭伤。后足内翻常合并高弓足,走路内八字,步态异常时容易诊断,但更多的人存在“隐匿性髙弓”后足内翻不太明显,不易被发现。

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后足内翻?诊断后足内翻的方法包括临床查体,“Peek-a-boo”征阳性,足印图检查,足底压力测试等等。诊断的“金标准”是拍摄跟骨的长轴位片,测量跟骨与胫骨轴线的夹角。家庭粗测可以观察鞋跟磨损的情况,正常情况下,长时间穿的鞋跟外侧会有轻度的磨损,如果外侧磨损严重时很可能存在“后足内翻”。

u=2081962910,2113141959&fm=26&gp=0.jpg

三、跟腱挛缩或者“前踝撞击综合征”,共同点是都会导致踝关节背伸不足。踝关节充分的背伸可以让踝关节保持足够的稳定性,而背伸不足时就如同长期“垫脚尖”走路,踝关节始终处于不稳定,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

导致跟腱挛缩的原因包括跟腱病变、跟腱炎、长期制动等等,诊断主要是检查踝关节的背伸角度、“腓肠肌挛缩试验” 以及寻找导致跟腱挛缩的原因。

“前踝撞击综合征”又称“足球踝”,通常为踝关节前方的骨性撞击,多由于胫骨前唇和(或)距骨颈上方的骨赘形成导致,拍片检查可以发现。

图片2.png

四、跗骨联合。跗骨联合是两个或以上的跗骨之间发生的异常联接,患者会表现为中后足的僵硬,对各种不平的地面反应能力差,容易出现反复扭脚。跗骨联合多数为先天性发生,常见的部位包括跟距联合、跟舟联合、距舟联合等等,多数没有症状,诊断主要靠临床查体,高度怀疑时需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五、既往的踝关节扭伤史。如果踝关节扭伤后未予重视,或者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韧带修复在相对松弛的位置,就会引起踝关节的慢性不稳定。或者踝关节长期不受力,出现本体感觉障碍,对不平地面的反应性差,导致踝关节反复扭伤。踝关节扭伤后如何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如果不幸发生了踝关节扭伤,一定要明确受伤的原因,对可能存在的相关疾病同时进行治疗,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足踝外科 贾二龙

贾二龙
贾二龙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足踝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