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逆转动脉硬化斑块大有可为
中年阿姨心脏血管堵70%,1年后变为30%,就因为长期保持这个行为‥‥
56岁的吕女士,平时身体一直很健康,因嗓子干痛,易上火,于2018年11月15日来我门诊欲寻求中医调治,细询得知患者职业为教师,平时说话多,久语后咽干口燥,不及时补充水分则嗓子干痛,经详细四诊发现,其在快步登楼梯时,咽部明显紧缩感,结合患者脉细弦涩,多年的心内科工作经验提醒我,这绝不是简单的症状,我建议患者做冠脉CT,这件事在患者看来,是很难理解的,但就是这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检查,却令患者大吃一惊,结果也验证了我的猜想,患者的左前降支近段非钙化斑块,管腔中-重度狭窄,狭窄程度约70%。
对!患者有冠心病!且已经表现为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
根据冠心病的指南建议,我立即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每晚1次,阿司匹林100mg 每日1次治疗,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体质,为患者开具活血化瘀汤药,服药两月后,患者活动后咽部紧缩感完全消失。因患者医从性很好,除生活作息规律外,规律口服上述药物,并且坚持在我处中药调治,2019年11月25日,再次复查冠脉CT,结果非常喜人,左前降支起始段非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狭窄程度约30%。
现代医学在冠心病防治中,主要应用他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达到类似"通其血脉、稳定斑块"的效果。近20年来,中药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主要侧重于活血、化瘀、解毒、益气等方面,方药仍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流,其疗效已获得临床广泛认可,但是活血化瘀中药种类繁多,如从药性上来说,有益气活血药、攻瘀散血药、理气活血药、破血祛瘀药药等;从来源上说有树脂类活血药、植物类活血药、动物类活血药等不同。现代研究表明,很多活血化瘀中药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及防止动脉硬化作用,其原因是含有类似药理作用基础(比如含黄酮类、皂苷类组分),只是效价不同而已。门诊上,经常可见患者同时服用数种活血化瘀中成药,但是单纯药物数量的增加,并不能在疗效上起到叠加效果。
吕女士的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之所以能够明显逆转,首先最关键的是其能早发现,早干预,因为动脉硬化斑块越早干预,逆转的可能性越大,其次患者具有良好的医从性,坚持服用辨证选用的活血专方。
当然,临床上像吕阿姨这种出现不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不在少数,尤其是与运动相关的,比如咽部不适、后背痛、上腹痛等,需要细心鉴别。
本文是房玉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