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贾纯增 三甲
贾纯增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消化内科

日常工作:结肠息肉电切

3224人已读

结肠息肉是常见病,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

90%的结肠癌,都是由结肠腺瘤发现变化而来的。

所以作为消化内科大夫,消化内镜大夫,最常见的日常工作,就是各种切息肉,几乎每天都切。

发上两个之前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的病例图片,让您了解一下,大夫的视角,怎么具体处理这些小东西

个人习惯,我现在切息肉,不仅是扁平息肉,只要不是大长蒂

一律都先“打个水垫”

就是照片中淡蓝色的液体,打到息肉下面

起到将息肉和肠壁隔离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电切时对正常周边组织的热损伤作用

一,降结肠息,最初息肉在是视野中的位置不好,调整之后到达最顺手操作的位置

mmexport1578458426026.jpg

用注射针,在息肉下面注射蓝色液体,把息肉“抬起来”

mmexport1578458428890.jpg

切之(这里切所用的不是“刀”,而是一个类圆形的金属圈,套在息肉根部下面,勒紧,通电,就“切”下来了)

mmexport1578458431833.jpg

切完之后的伤口张开着,给用金属夹子夹起来,减少出血和穿孔发生率,加速愈合,夹子后期可以自行脱落,随大便排出

mmexport1578458434451.jpg

三分多钟,搞定

二,回盲部息肉,位置很不好,只能看到一半

mmexport1578458438117.jpg

通过粘膜下打水垫,把息肉向操作一侧抬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暴露,可以看到息肉的全貌了,这个过程略费时间

mmexport1578458441006.jpg

切之,用金属圈勒上的样子

mmexport1578458444096.jpg

切后伤口

mmexport1578458446941.jpg

用夹子把伤口“缝上”

mmexport1578458449722.jpg

看不到全貌的息肉,调整位置再切之,用六七分钟,过程还是是满意的

天天做镜子,天天切息肉,切的越多,越能感觉到,看起来简单的基本操作,实际可优化和调整的细节并不少

每一个息肉都不同,都可以高傲的大喊

“我们不一样”

怎样切的安全,漂亮又快速,值得不断总结


贾纯增
贾纯增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