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岩峰 三甲
李岩峰 主任医师
辽宁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科普大作战】肌张力的等级区分!

3261人已读

小儿脑瘫类型:


1.痉挛型:小孩以四肢僵硬为主要表现。由于脑瘫患儿的肢体肌张力异常高,从而导致运动以及姿势异常,容易引发痉挛与畸形。


2.手足徐动型:四肢和头部出现不自主的无意识动作,做有目的的动作时,全身不自主动作增多,如面部出现“挤眉弄眼”,说话及吞咽困难,常伴有流口水等。


3.共济失调型: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单纯性共济失调较少见。


痉挛型脑瘫患儿一般表现为四肢运动功能受阻,这主要是由于肌张力高所引起的。



什么是肌张力呢?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肌张力高的人在运动和静止时均可能表现出异常姿势。关于肌张力增高的原因,临床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可致肌张力增高;其次,低体重儿(小于2500g),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也是导致肌张力高的主要病因。另外,新生儿颅脑受伤、脑部感染等引起的脑损伤都可能促使肌张力高。







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它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肌张力增加也有它的发展过程,也有它的等级区分,等级主要分为6大类。

(1)0级:正常肌张力。

(2)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3)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4)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5)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6)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李岩峰,男,主任医师,教授,九三学社社员,现任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自1994年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毕业后,一直于辽宁省人民医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参与完成了各种复杂颅内肿瘤、颅脑外伤及脑出血等神经外科常规手术3000余例。
2000年开始,主要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的临床研究,率先在国内应用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综合治疗此类病人达12000余例,居国际领先地位。收治的病人除来自我国内地的各省以外,还有来至香港、台湾的同胞及美国、文莱及缅甸等国的华人、华侨。2005年起开展了微创开颅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目前治愈了此类病人3000余例。使所在科室成为东北地区治疗此类颅神经疾病最多的临床单位。并率先在东北地区开展了小儿脑性瘫痪的外科综合治疗、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等多项神经外科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曾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等国内多种核心期刊及国、内外多个大型神经外科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参与完成的课题《介入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获2004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叉神经痛规范治疗策略研究》获201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获2003年度辽宁省人民医院科技成果二等奖。还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自然科学基金。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台节目中专题讲座,普及医疗知识,主办国家级和东北三省继续教育学习班,推广新技术,传播新疗法。因救治病人受到新闻媒体的赞誉。

教育经历:
1989-1994年于中国医科大学攻读临床医学学士;
2001-2004年于中国医科大学攻读神经外科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年-至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工作;
1999年晋升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2004年晋升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2009年晋升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2015晋升神经外科副主任;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颅神经修复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东北区域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分会颅神经疾患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理事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编委
辽宁省及沈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委员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
沈阳市“白求恩”杯优秀个人

李岩峰
李岩峰 主任医师
辽宁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