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能治吗?治疗的效果好吗?
能治,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
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心力衰竭病因,其次针对心力衰竭是否给予了恰当的治疗,再次是是否进行了长期规范化的治疗。
第一,心力衰竭的病因问题。
心力衰竭总体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包括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等。
每种疾病的治疗不相同,结局也相差极大。
第二,如果有明确的病因,及时处理,效果比较好。
以冠心病为例,冠心病是供血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缺血或坏死。
如果是急性心梗,治疗就是早期开通血管,挽救坏死的心肌。
如果能及时开通血管,急性心梗患者的心力衰竭能够迅速好转。
但若拖的时间长了,坏死的范围非常大,治疗的效果就不会好。
瓣膜病就是瓣膜坏了,如果比较严重,尽早更换,心力衰竭就能得到控制。
反之,如果长时间瓣膜严重病变,也不处理,治疗起来就很难,寿命自然受影响。
心肌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心肌特别厚的,部分人可以切除或者消融,另一种是特别薄的,这就比较难办。
有些心肌病,如心肌淀粉样变和心肌致密化不全等,也比较难处理。
心肌炎,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但长期反复发作或爆发性起病,效果则比较差。
长期心跳特别快的心力衰竭,可以通过控制心率来治疗。
也有些比较好治疗的心力衰竭,比如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只要把血压控制住就好了。
有些继发性心力衰竭,如甲亢和贫血引起的,针对病因治疗就好了。
第三,如果能够明确找到病因,并得以及时和规范的处理,后期再进行规范的治疗,很多心力衰竭是能够活很多年的。
规范的药物治疗和规律的生活方式,包括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等可明确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结局。
当然,也要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戒烟等。
第四、晚期终末期心力衰竭也可以考虑心脏辅助装置,甚至心脏移植。
总之,心力衰竭的种类繁多,治疗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如得到正确、及时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一些患者能颐养天年。
本文是杨进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