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举山
任举山 副主任医师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 骨科

经常“咔咔”掰手指,会不会得关节炎?

3048人已读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反正我自己打小就喜欢没事把手指头关节掰的“咔咔”响。我还记得上中学那会,我们甚至还以“谁的手指关节能掰响的次数更多”或者“谁的关节掰的更响”为骄傲。至今,时不时的,我还会不自觉的掰手指,尤其是做完一台手术摘掉手套洗了手后。

我一直没把这东西当回事儿,直到有天同学聚会聊天时,我又不自觉的边说边掰手指头,旁边的老同学突然说:

你是个外科医生怎么不注意保护手指呢?人家说:没事经常的“咔咔”掰手指关节,等老了以后,手指头关节会得(至少更容易得)关节炎

那么,习惯性的“咔咔”掰手指,到底会不会引起关节炎,或者更容易患关节炎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文字太多懒得看版:

(1)经常掰手指,并不会引起手指骨性关节炎;经常掰手指的人,也并不会比掰手指的人更容易得手指骨性关节炎

(2)关节弹响如果没有疼痛肿胀等任何不适,几乎都是正常的生理性弹响;关节弹响的同时,如果伴有肿胀或疼痛,或其他任何不适,大多是病理性的,有问题的,需要及时诊治。


1、经常把手指头关节掰的“咔咔”响,到底有没有危害?

或者,换句更专业的话说:

“掰手指”与“关节炎”有没有相关性呢?

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光靠推理、臆想、人云亦云都是没用的。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医生们还真的专门做实验验证了这一问题。

这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靠“掰手指头”还拿了搞笑诺贝尔奖的Unger教授(下图)。

Unger教授像我一样小时候喜欢掰手指头(好吧,是我像教授一样....),结果被家里长辈质疑反对,理由就是“经常掰手指会得关节炎”。令人意外的是,过于“硬核”的Unger教授不仅没有放弃掰手指,还倔强的掰了50年用事实和文章证明了“掰手指不会得关节炎”,并最终凭借此举拿下了搞笑诺贝尔奖。

后来,Deweber教授团队继续跟进这一课题,他们对215名实验对象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掰手指”和“手指关节炎”没有相关性。

所以,目前为止的科学研究均发现:

经常把手指头关节掰的“咔咔”响,以后并不会得关节炎,也不能比不掰手指的更容易得关节炎


2、为什么会有“掰手指会得关节炎”的说法?

之所以会有“掰手指容易得关节炎”的传言,或许更多是人们将“时间关系”误解为“因果关系”。

因为很多老年人不管掰不掰手指头,老了都可能会得骨性关节炎,但他们又找不到原因,于是就把“黑锅”甩给了年轻时的“掰手指”。

然而,就好比:公鸡先叫而后太阳出来了,我们不能说太阳出来是因为公鸡叫一样,我们也不能把骨性关节炎的原因归咎于掰手指。


3、那么关节“咔咔”响,真的就没事儿么?

实际上,即便是正常的关节,也可能会因为牵拉活动而发生弹响,我们管它叫“生理性弹性”,也就是“正常的弹响”。这种弹响很常见,只要不伴有任何不适感(疼痛肿胀等),也不影响活动,那么就不用太关注它。至于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关节内气泡破裂或者关节周围韧带滑动引起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例外,那就是“病理性弹响”,也就是“不正常的弹响”。这种其实也很好辨别,就是关节咔咔响的同时,会伴有不适感,或者影响关节活动(比如有关节卡住锁住的感觉),这个时候大多是关节出了问题了,需要及时就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任举山
任举山 副主任医师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