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温志立 三甲
温志立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二附院 消化内科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会发展成胃癌吗?

1597人已读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如何传染?

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今天就一起聊一聊关于幽门螺杆菌的那些事!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微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寄生在胃腔内,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

1983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胃腔内生存的细菌。目前我国Hp感染率约50%。

为什么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Hp通过哪些方式传染?

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主要存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

Hp传染力极强,呈“家庭聚集现象”。

感染者的粪便中可能存在Hp,若污染饮用水或食物后,健康人接触可能会被传染。

另外,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Hp,因此接吻也有可能传播该菌。

感染Hp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一般情况很难察觉,因为Hp感染后没有特征性的症状。但存在以下症状时,就要留心了:

1、长期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

2、难以言表的口腔异味。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会发展成胃癌吗?

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一旦感染Hp,均会引起慢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在肠型胃癌发生中,Hp感染是关键性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认定Hp是胃癌的I类致癌原。

但Hp感染并不等同于得了胃癌,也就是说,并不是Hp感染的人群一定会发展为胃癌。但必须警惕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

因此,Hp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须的致癌因子,但根据《2019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建议Hp感染后及时规范抗Hp治疗。

那么胃癌有哪些早期表现呢?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其实在我们国家,70%以上的患者发现胃癌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了,因为胃癌没有特异性的早期表现。

但是,一旦出现出现上腹部疼痛、闷胀不适、食欲不振、伴有泛酸烧心、嗳气或黑便,以及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等表现时,就要高度重视是不是胃出了问题。

因此,我们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忽略自己身体发出的“不良信号”,一旦身体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

同时,我们也建议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应每年接受一次胃镜检查,从而可以早期发现胃癌。

养成好习惯,远离胃癌

1、不吃霉变的食物和腌菜。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同时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而腌菜中含有大量此类物质,在机体内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

2、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熏鱼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高温食油中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

3、不吸烟、少饮酒。吸烟与胃癌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二苯并卡唑等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可导致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生。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会刺激胃粘膜,损伤粘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如果饮酒同时吸烟,其危害性更大,因为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加强对烟雾中致癌物质的吸收。

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全民保“胃”。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防微杜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温志立
温志立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二附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