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频患者就诊前排尿日记都要记录什么?
患者在就诊时,往往都希望能够即刻治疗好,可是这对于泌尿外科医生来说很困难,为了能够精确诊疗,我一般会建议患者先记录3-一周的排尿日记,那么我们可以从患者的排尿日记中获得什么信息?
一、将患者的症状具体化
由于尿频症状受主观影响很大,对尿频的描述会有一定差距。比如职业需要守岗位的患者,就对白天尿频特别敏感;年轻人对夜间尿次增多特别敏感。但对医生而言,患者尿频症状的具体化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因为治疗是否有效需要靠排尿日记来说明问题,完全靠患者的主观感觉难免会觉说服力不足,时间一久也会失去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二、让患者明白自己的尿频是什么特点
排尿日记完成后,我会集中给患者讲大约10分钟的排尿生理,让患者了解到正常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一般小于等于8次,每天的排尿总量一般在1000-1500毫升,膀胱初感容量(100-150ml)与膀胱正常容量(200-300ml)的区别。根据排尿日记的记录,除尿次、每次尿量、总尿量外,我会和患者一起关注她的最小排尿量、最大排尿量、尿频高峰时间段;解释什么是无效排尿、习惯排尿、膀胱训练等。
三、根据排尿日记做出尿频病因诊断及症状程度分类
如果排尿日记显示每次排尿量都不足初感容量,可以肯定判断患者膀胱出了较严重问题,如果患者同时主诉下腹膀胱区有储尿期疼痛,那么间质性膀胱炎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既有较大排尿量又有极小排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性大。尿频严重的患者,会安排再次就诊。
因此,我们建议门诊前患者,先记录好一周的排尿日记再来就诊,方可更快捷的得到治疗。
本文是李旭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