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廖纪萍 三甲
廖纪萍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莫要惊慌——疑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该如何居家隔离

3497人已读

不要恐慌——疑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该如何居家隔离

作者高畅

审校 廖纪萍 迟春花

对于轻度的可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法符合医院收治的情况下,WHO建议居家隔离。这时候,您千万别恐慌,此病毒肺炎目前无特效药,身体健康的病人依靠自身抵抗力,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家里舒适的环境,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饮食更利于身体自愈,反复去医院“求床”反而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居家隔离不是“坐等病毒撤退”,我们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以下是隔离期间对抗病毒的战术:

1.吃好休息好,提高我方战斗力

尽量休息,可以看看电视、视频,听听音乐或有声书,放松心情。晚上10点前熄灯,手机锁起来,保证充分睡眠时间。

一日三餐规律定点,保证每餐的热量,有主食有蔬菜,适当搭配肉蛋加强营养,烹调时注意避免辛辣及过于油腻。如果有些恶心或者有点腹泻患者,可以选择粥配干粮加小菜,易于消化又能同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每天饮水1.5L-2L,可以简单的换算为大杯多于4-5杯,小杯7-8杯(有心脏病或者肾脏病的人要适当减量)。因口服退热药物大量流汗时,水中可以适当加盐,有条件的可以饮用运动饮料。

2.时刻监控敌我战况,做好症状记录

准备物品:体温计、纸、笔。年老体弱者建议备血压计和脉氧仪。

建议每天分别在早起、下午2点和睡前测量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正常60-100次/分)、呼吸的次数(一呼一吸算一次,正常12-20次/分,发热时会增快)和体温(正常低于37.3℃)。

如果出现全身“打摆子”,也要测量温度,如果≥37.3℃,需要记录时间、最高温度、口服退热药半小时后温度。每天晨起记录前一天症状的变化,包括肌肉酸痛的程度、发热的最高温度和频率、咳嗽、呼吸困难的情况。

有血压计和指氧仪的患者在测量和记录时可以加入血压及指尖氧饱和(正常指尖氧饱和度≥98%),但注意,建议接触隔离前都要患者自己单独使用。

3.怎么判断我的症状是好转,还是恶化?

好转:不舒服的症状逐渐变少,体温下降、精神、体力和食欲恢复。

恶化:症状越来越重,体温持续不降,新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走两步路、穿衣服、刷牙、如厕等都气喘吁吁、痰里带血、安静时脉氧饱和度≤93%、安静时呼吸次数≥30次/分、口唇变紫了、人迷糊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4.医院给我开的药怎么吃?吃到什么时候?有什么副作用?

现在医院最常见的处方就是退热药、止咳药、抗病毒药和抗生素。

退热药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代表,属于解热镇痛抗炎药,有退热,缓解疼痛的作用,建议体温大于38℃以上服用,按照说明书的频率服用,老年人适当减少频次,以免药物过量引起肾脏损伤。止咳药在咳嗽缓解1-2天后停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

这些药品中,几乎所有的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空腹服用可能会引起恶性甚至呕吐腹痛,在服药前一定阅读说明书,如果不需要空腹服用,建议饭后吃药(所以饭一定要吃)。

5.做好自我隔离,保护好家人和社会

自己住单间,单间内放一个垃圾桶,所有的一次性污染的物品,如纸巾、口罩等均放入垃圾桶,并用消毒液喷洒消毒。床等家具每日84消毒液消毒。衣物和床单等高温水(60度及以上至少10分钟)清洗,单独使用餐具。必须和家人同处一室时,病人和家属都应当戴口罩,距离家人至少1米远。家里公用房间每日开窗通风。

前往发热门诊时,必须佩戴口罩,如果有家属陪同,陪同人员也需要戴口罩。

注意咳嗽卫生:咳嗽、打喷嚏时需要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后需要进行双手清洁。

6.什么时候算是好了?

体温恢复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世界卫生组织 《疑似2019-nCoV感染并出现轻微症状患者的家庭护理》


廖纪萍
廖纪萍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