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咳不尽”—慢阻肺治疗的新疗法
文章摘要:支气管流变成形术是一种经支气管镜介入的创新疗法,能够消融支气管粘膜上皮及粘膜下层,对治疗慢阻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支气管流变成形术的优点及适用人群。
1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持续进展、逐渐加重的呼吸功能恶化、活动能力下降。长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病因。
慢性支气管炎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肺脏结构改变之一,多与长期吸入香烟雾等有害物质的刺激有关。这个过程中气道粘膜负责清除有害物质的纤毛上皮细胞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可产生大量粘液的细胞(称为杯状细胞),这是痰液分泌的主要来源。这样的细胞数量多,分泌功能又强,慢阻肺病人觉得每日都有痰,痰总是“咳不尽”,导致气道不通畅,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多,疾病容易反复加重,最终导致了生活质量下降,急性加重及住院的风险也增多。

2 目前慢阻肺的治疗方法
戒烟是阻止慢阻肺持续进展的核心措施。目前,慢阻肺的治疗是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支气管扩张剂药物可以单用或二药联合,或与ICS 三药联合治疗。 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适合的治疗方案。
有慢性支气管炎特征的慢阻肺患者,常常有痰多、频繁咳痰的症状。 医生可能也会开化痰药,这些化痰药物使得痰液不那么粘稠,促进痰液排出。但化痰药物不可能从根本上减少产生这些粘液的细胞数量。
3 什么是支气管流变成形术
支气管流变成形术(Bronchial Rheoplasty)是由美国盖能适公司(Galvanize Therapeutics, Inc.),一家位于美国的医疗科技公司研发的经支气管镜介入的创新疗法。并由上海澍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引进中国市场。 在新发布的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指南)2023版中已将支气管流变成形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纳入其中作为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手段之一。
支气管流变成形术是经支气管镜伸入一次性使用的治疗导管电极到肺内近端的支气管,释放设定的脉冲电场能量到支气管粘膜的表面,起到对这些浅表粘膜的消融作用,使产生粘液的“杯状细胞”也坏死。同时“非热”脉冲能量保持细胞外基质不受破坏。 随后随着气道粘膜的修复,正常的纤毛细胞再生。治疗是分两次进行,先对右肺治疗,一个月后再治疗左肺。

4 支气管流变成形术的优点
支气管流变成形术的消融深度控制在支气管粘膜上皮及粘膜下层,创伤小,对较深位置的具有修复能力的基底细胞不影响,这对消融后的支气管粘膜修复是重要的。目前该产品已经获得美国FDA颁布的突破性新技术认定,也已在欧洲成功上市,并且已有临床数据证明这一治疗技术对合适病人的疗效,以及权衡风险后的疗效/风险获益。
5 联系我们
如果您患有慢阻肺,年龄在35~75岁,已戒烟半年以上,长期吸入药物治疗至少8周,但是仍然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的症状,影响您的生活质量,并且愿意参加临床试验,欢迎您参加“评价脉冲电场治疗设备(RheOx™设备)治疗 COPD 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开放性、单臂、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经筛选后符合条件并进入该研究,申办单位将提供试验治疗试验用医疗器械及相关检查。
如果您感兴趣,可扫以下二维码

您如果需要了解更多慢阻肺介入治疗的信息,可咨询以下专家:
廖纪萍 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本文是廖纪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