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的心胸与生活质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11.14 发布于今日头条
注:因不会转换格式,图片好像未能显示。大家“将就”一下吧。抱歉!谢谢!
作为一个比较关注就诊者(因有乳房不适的症状而来,但未被诊断为乳腺癌者)及乳腺癌患者心理感受的资深(“老”的代名词)肿瘤科医生,在这里就女人的心胸与生活质量的问题介绍一点我的跨专业的思考和认识。
看见心这个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可能至少有两点。第一,心脏;第二,心理。
看见胸这个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可能至少有三点。第一,胸壁(肌肉和骨骼等等);第二,胸腔内的重要脏器(心脏、肺脏、大血管等等);第三,胸壁外器官--乳房。乳房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之一。乳房在男女两性之间的区别不是有无,而是发育程度。
看见心胸这个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无论你是否有医学专业的基础,恐怕都应该不会理解为心加胸,而是心扉、胸怀、胸襟等等。就是说,是一种对于眼界高低,学识多少,气度大小等等个人对“内环境、外环境以及内外环境的相互影响”在觉察之后的理解力和接纳程度的描述。
也就是说,心是心,胸是胸,心胸是心胸。
什么是生活质量?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全面评价生活状态优劣的一个概念,就是说,评价的是生活状态好与不好。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完全是一回事。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而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之间不是密切的正相关的关系。经济水平决定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不完全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其实还包含了许多由我们刚才说过的眼界、学识、气度等等的精神层面因素的影响。大家应该都耳闻或目睹过这样的情况,有些人骑在自行车上欢笑,有些人坐在宝马车里郁闷。从前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就是说,苏轼会在经济不很宽裕的情况下首先选择丰富自己精神层面的生活,而不是物质层面的生活,因为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生活状态或生活品质。当然,现在的我们多数人都已经过上即可以食有肉,也可以居有竹的现代化生活。那么,大家是不是都快乐了呢?好像也不是。至少,就我所知,有不少人在纠结所谓健康的问题,对于身体上的某种不适忧心忡忡,甚至寝食难安。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乳房不适对于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于心
对于心,我在这里既不讨论心脏,也不敢涉足精神心理的专业领域,只是从临床医生的层面讨论大家对于健康问题的认识。这种认识上的差别可以带来很不一样的躯体感受,进而带来很不一样的人生感受。关于这一点,给大家讲个故事。前不久,门诊来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假小子。进门就说,主任,我又来了。我看了看电脑,确实一直是我的就诊记录,但是,还是没有什么印象。她继续说,我十年前因为乳房疼痛非常厉害,看了好多地方,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慕名来找您。检查完之后您说,定期复查就行了,不要乱吃药。年纪轻轻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后来,我听了您的话,一直坚持练太极拳,后来,也就没有乳房疼痛这回事了。现在我已经是个太极高手啦!听她讲完,我对面的杨老师笑着说道,主任,像您说的话。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一个目标叫做, “到2000年人人健康(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这个目标实现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健康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由此可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先生有一幅漫画是;“你有病,我有病,他有病--大家都有病”。我想,朱德庸先生说的应该是一句针砭时弊话。如果作为科普进行解释,也许可以说,大家都不绝对健康。
如果套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句式,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说,疾病不仅仅是不绝对健康。正像纯黑与纯白之间是非常宽泛的灰色地带一样,健康和疾病之间是非常多的不绝对健康。这些不绝对健康的情况很多,就症状而言,可重可轻、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就影像检查而言,大多数人都不大可能所有器官全部都完全符合标准解剖图谱的标准。但是,这些状态,一般情况下并不必然是所谓疾病的前兆。更何况,随着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对这种不绝对标准现象的识别能力大幅度提高,如果我们不能对发现的不绝对标准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和比较开放的接纳态度,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被它们困扰而不能自拔。俗话说,人无完人。我想,这句话以往也许主要指的是品格方面,其实在健康上也是适用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过于介意不绝对健康这件事。所以,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学会抓大放小,带着甩不开的细菌,带着不妨碍工作和生活的微恙,带着如影随形的缺点,快乐地生活,积极地工作。这个是我们对待疾病需要的心胸。
关于胸
虽然曲线美是选美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你能说周旋的这张背影照片不美吗?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胸部的其他部分,只讨论乳房。简单地说,乳房包括:乳头、乳晕、局部的皮肤、皮下脂肪、脉管和神经以及乳腺腺体等。乳房不适的感觉可以是其中任何一个或几个部分造成的。而大家耳熟能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名词,比如增生、结节、包块等等,通常指的主要是腺体的改变。
在这部分,为了让大家印象深刻,我首先推出三个不推荐。
第一,不推荐没有医疗机构常规筛查做基础的自检。因为一方面不能提高早诊率;另一方面,一些似是而非、半懂不懂的术语使得很多女性徒生烦恼,愁肠难解。如果你确确实实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加定期的常规体检怎么办?不复杂。沐浴是观察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良好时机。自己应该是比较了解自己的身体的,一旦发现哪个部位有变化—和以前不一样了,一定要及时就诊,如果排除有问题,就可以继续轻装前进;如果发现有问题,即使可能不如定期体检发现的那么早,至少也能落一个“亡羊补牢”——不太晚——的效果吧。
第二,不推荐网络自学。医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是需要理论与实践持续进步、相互印证的学科,所以,建议认真听取专业医生的解释。曾经有就诊者提出,网上说,有血流信号就是有问题。我解释说,下雨的时候一定有云彩,但是,有云彩的时候多数情况其实并不下雨。气象台预报有没有雨,除了云彩这一个条件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同样,这个结节像不像有问题,超声医生依据的也不仅仅是是否有血流信号这一点。
第三,不推荐所谓“一步到位”的高大上检查。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顺序很重要。不是越新越好,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全能”越好。客观的影像检查中,首选超声。注意,一定是双侧乳房和双侧腋窝。四十岁以后,我们会建议在超声的基础上加钼靶——乳房X线片——检查。根据影像检查的情况,医生会提出后续建议,比如说“定期观察”,比如说“空心针穿刺活检”等。因为目前无论多么高大上的影像检查,能够告诉我们的都依然只是“像”或者是“不像”有问题,只有空心针穿刺获得的组织病理才能告诉我们“是”或者“不是”有问题——确诊。
超声和钼靶是乳房的基本检查方式[1],并且不具有相互替代的功能。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曾经,我的一位朋友在春节期间打电话给我,说因为一家医院说她左侧乳房有结节,所以要预约节后来我们医院做检查。我答应了。但是,节后她并没有出现。半年后,她再次联系我说,这段时间,她听了朋友的建议到外地治疗结节去了。昨天到原来的医院复查,结节不但没有缩小,比以前还大了。这回,一定得去你们医院检查……我们医院的检查结果是,超声医生不认为左侧乳房的结节有什么需要警惕的表现,而钼靶提示,右侧乳房有性质可疑的钙化点。为了消除她的疑虑,首先安排了创伤较小的左侧乳房结节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显示良性结果。随后进行了右侧乳房的导丝定位切检手术,结果,病理报告显示恶性。这个故事至少告诉大家两点。一是,钼靶和超声各有所长。怎样安排使用检查项目医生会按规范给建议;二是,有结节,不意味着一定有问题;没有结节,也不意味着一定没有问题。究竟有没有问题,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判断。定期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的检查是既能让自己放心快乐地生活,又不会耽误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正确方法。
关于生活质量
日本漫画家宫崎骏先生说,“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我比宫崎骏先生稍微乐观一点点,我想,明天应该会来,但是,不知道疾病和意外——天灾人祸——哪一个先到。这两个情况大家肯定都不希望出现。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家在自己的一生中可能都会甚至曾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大或小地与这两种情况遭遇。那么,既然躲不开,如果真的可以选择,恐怕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疾病,而不是意外。因为如果是像飞机失事或重大自然灾害之类的意外,生命会戛然而止于明天,而与此相比,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有些疾病即使不能痊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延年益寿”。比如,早期乳腺癌如果经过规范治疗,患者的十年生存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即使是晚期乳腺癌,如果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也可以达到25%[2]。实际上,乳腺癌并不像有些人鼓吹的是什么“红颜第一杀手”。我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女性,乳腺癌的发病虽然排在第一位,但死亡情况排名第五,远低于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3]。
实际上,就像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不绝对呈正相关的关系一样,生活质量与身体是否罹患疾病也不绝对呈正相关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可以在有心脏病的情况下也活得很淡定,有些乳腺癌患者可以在失去乳房的情况下也活得很自在。相反,有些人在客观检查没有提供存在器质性问题的情况下依然一百个不放心,天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或者要求医生“确保”她将来肯定没问题,或者因为医生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开药而投诉医生,说是不开药就等于没看病等等。这种人的焦虑不仅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他人,尤其是家人的生活质量。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当我们耐心解释了检查报告与她的症状之间的关系之后,陪同前来的就诊者的家人常常会首先浮现出轻松的会意的微笑。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明白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人员去处理的道理,那么,在就诊时,就请相信你选择的医生的解释,听从你选择的医生的建议。其实,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因素中,除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水平之外,除了一定程度的健康状况之外,更多的取决于我们的心胸,我们的眼界,我们的学识和气度。而一个女人的心胸和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日常氛围和生活质量。所以,作为当下上得了职场,入得了厨房;做得来白领,干得了家务的女人,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就是关注与你有关的几个关系密切的小家庭的生活质量的大事。人生有许许多多的事件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是,我们的心态、学识、眼界、气度是可以通过修习而提升的,这种提升能够给我们自己和家人一种比较高质量的生活状态。借用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教授的话送给女性朋友们作为本文的结束——在职场中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家庭里把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在社会上把朋友相处得有情有义。这样的女子是绝对的人生赢家。
参考文献:
1.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screening/understanding-breast-changes
2. F. Cardoso, E. Senkus、A. Costa等4th ESO–ESMO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BC 4)。Annals of Oncology 29: 1634–1657, 2018
3. 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等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19年第41卷第1期,P19-28
本文是卫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