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外生殖器常见疾病及治疗
一、包皮常见疾病
1、包茎:正常小儿包皮完全覆盖龟头,因包皮口小,包皮不能上翻,露出龟头,小儿包茎属正常生理状况,不应鼓励手术治疗。青春期及成人如仍有包茎,应手术治疗。
2、包皮垢;门诊上很多患儿家长因患儿阴茎远端包皮内白色肿块来院就诊,肿块可在阴茎背侧,腹侧或侧面。无感染时肿块无红肿及疼痛。无需治疗。如感染,包皮口溢出脓性分泌物,需儿外科治疗。
3、包皮炎:患儿包皮口处红肿、疼痛,有时见脓性分泌物排出。排尿时患儿尿道口疼痛,不敢排尿。嘱家长注意患儿会阴部清洁,小儿衣服不能和家长内衣同洗,防止大人疾病传染给小儿。上翻小儿包皮,每天用温盐水冲洗,包皮口外涂百多帮或红霉素软膏(注意!!处理完后必须将包皮复原回原处,防止人为的造成包皮嵌顿)。如包皮不能上翻,可用氯霉素眼药水经狭窄的包皮口向包皮内冲洗,坚持几天多能治愈。
4、包皮嵌顿:多为小儿急症,但有家长不了解,未治疗,导致龟头坏死,只能切除坏死的龟头,造成终生遗憾。发现包皮嵌顿,应立即去小儿外科治疗。
5、阴茎异物:患儿玩耍时把环状物套于阴茎上,不能取下,至使远端静脉回流受阻,肿胀,疼痛,有时患儿害怕,不敢告诉家长,致使肿胀加重,水肿严重。见到阴茎异物不能暴力取下,造成阴茎损伤。应外涂润滑油,缓慢加压,使远端水肿处回流,肿胀减轻后,缓慢取下异物,必要时,可远端切开引流,以利消肿。
6、包皮、龟头囊囊肿:患儿包皮口或尿道外口处见大小不等的囊性肿物,透光实验阳性,无红肿及疼痛,根据囊肿大小,择期手术。
二、阴茎、阴囊发育畸形
1、隐睾:阴囊内未触及睾丸,应到小儿外科就诊,手术时机1~1.5岁最佳。
2、蹼状阴茎:也称阴茎阴囊融合,是指阴茎腹侧皮肤与阴囊中缝皮肤之间呈蹼状融合,使阴茎与阴囊的连接失去正常的阴茎阴囊角形态。蹼状阴茎一般无特别症状,但少数成年后可能有性生活障碍,因此,应该予以矫治。
3、阴茎阴囊转位:单纯的阴茎阴囊转位如不影响功能,可不手术。
4、埋藏式阴茎:是阴茎皮肤未附着于阴茎体上的先天畸形,阴茎体退缩埋藏于皮下组织深部、包皮及周围组织皱缩,未见阴茎体外露,如将包皮及皮肤后推则可出现一正常大小的阴茎体。患儿体重正常范围。此病易与肥胖性隐匿性阴茎混淆,后者患儿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会阴部脂肪大量堆积,致使阴茎隐匿,隐匿阴茎不宜手术治疗。埋藏式阴茎手术年龄宜在1岁左右,至迟应在学龄前治疗。
5、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畸形主要的病理解剖是尿道口位置异常,阴茎弯曲和包皮在阴茎头上方堆积。择期手术。
6、尿道上裂:少见,择期手术。
三、女性小儿生殖器畸形
1、处女膜未穿孔:在新生儿时期可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而被忽视,直至青春发育期,以原发性闭经或周期性(28天左右)下腹部胀痛或排尿困难或排便困难为主诉,经体格检查才发现。此病经发现后应采取手术治疗。
2、小阴唇粘连:粘连松解手术治疗。
本文是冯书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