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艳宏
张艳宏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针灸科

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1)--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点

7031人已读

2020年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个疾病吧!

1.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样冠状病毒是一类吗?

目前研究显示,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

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大多数冠状病毒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会出现感染却无症状,或者有症状并且渐进性加重,更会引起肺炎、重症肺炎,并且可在人际间传播。

3.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是,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该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染源是哪里?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另外,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不适,但体内可能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也能够引起传染。这种隐匿性,也给防控带来了难度,需要我们时时警惕潜在的风险。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传播?

呼吸道飞沫传播:这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主要指咳嗽、打喷嚏、谈笑、呼吸的时候,从口腔、鼻腔喷出的气体、唾液等细小飞沫。如果这个人是病毒感染者,近距离接触的人就有可能被这些飞沫所感染,从而也会感染病毒。所以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出门或少出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被感染的几率。打喷嚏、咳嗽的时候务必使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指与被感染的人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在我们还不能明确谁已经感染了病毒的前提下,日常生活中最核心的做法,就是及时洗手,做好手部卫生,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

粪口传播:钟南山院士团队发布的老年人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南指出,最近检测发现,患者粪便可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故未能排除粪口传播的可能性。粪口传播,就是病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然后又进入人体消化道引起病毒感染。阻止粪口传播最有效的途径,还是注意手卫生。比如摘掉口罩前后、接触宠物前后都要用流水洗手。除了洗手,还要洗脸、洗鼻腔。使用马桶后,注意盖好马桶盖后再冲水。保持家里通风换气。

6.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母婴传播?

据媒体2月5日报道,武汉儿童医院确诊两例新生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小确诊的患儿出生仅30小时。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专家考虑,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途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陈敦金表示,从理论上看,所有疾病都有母胎垂直传播的风险。这一例出生30小时即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儿,究竟是否为母婴传播?他认为,还需严格鉴别。“从理论上来讲,出生24小时之后,新生儿身上的细菌、病毒都有可能是外来的。所以这例患儿是通过母胎垂直传播感染还是水平传播感染,也就是说是不是妈妈传染给他的,目前还不知道。”他表示,“从理论上来讲,两种方式都有可能”。陈敦金说,这种母亲受感染的新生儿大部分都是剖宫产的,因此还要看孩子出生时是否受到了母血的污染。根据既往的“非典”孕妇的有限资料显示,SARS冠状病毒母胎垂直传播概率很小。

陈敦金表示,由于目前还不能够排除母胎垂直传播的情况,所以国家卫健委的文件及由其牵头撰写的《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中,都推荐新生儿出生后应单独隔离14天,并密切观察有无感染的临床表现。产妇与新生儿分开隔离,不可同处一室。

该《专家建议》还指出,目前,尚不确定母乳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因此对于疑似或已确诊感染的孕妇的新生儿,暂不推荐母乳喂养。但建议定期挤出乳汁,保证泌乳,直至排除或治愈感染后方可母乳喂养。

(相关报道见: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2-05/doc-iimxxste9146608.shtml)

7.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对所有人群均普遍易感。也就是无论婴幼儿、儿童还是青壮年、中老年,普遍容易感染。


张艳宏
张艳宏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