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郁林 三甲
黄郁林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如果不治疗,会自愈吗?

2526人已读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非常常见,2岁以前发生率>60%。有发育问题的儿童,如唐氏综合征和腭裂,发生概率甚至更高。OME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或感染后,或由于咽鼓管功能差而自发,或者是急性中耳炎的后遗症。发生OME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因为直接与咽鼓管角度相关。母乳喂养孩子OME发生率低,而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发生概率越低。这是由于母亲可以将抗体传递给孩子并减少对环境因素的过敏。

一种疾病的自然病程是指其未经治疗而随时间推移的预后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当确诊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后,就要考虑该如何处理,是进行积极治疗,还是采用观察为主的方法。在权衡二者的利弊的时候,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自然病程就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自然病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较大例数的、随机的、前瞻性的方法评价疾病在一个特定随访时间内的进展情况。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有很大的可能可以白愈,但取决于原因和诱因。如果积液存在<3个月或存在明确的诱因,比如在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感染后,则很有可能很快消失,大约75%患儿可以在3个月内痊愈。如果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或是通过常规查体发现的而其开始日期并不知,则很有可能继续存在,3个月自愈率约为56%。

B型曲线_副本_副本.pngC型曲线_副本.pngA型图_副本.jpg

治愈率大小取决于治愈评判标准。在上述内容中,治愈被宽泛地定义为从鼓室导抗B型曲线(积液型)到A型(正常)或C型(负压型)鼓室曲线的改善。痊愈是指表现为鼓室导抗A型曲线,但这一概率更低。发病时间未知时,3个月痊愈率只占42%。听力损失在30dB以内或者既往有置管史的患儿自愈的可能性较小。

考虑到儿童OME的自然病程为3个月,具有自限性,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感染后的中耳积液通常会自行消失,所以对于诊断为OME的非高危儿童在发病的前3个月医师常建议观察等待,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但是定期的随访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再去找医师随访确认中耳积液已经完全消失。


黄郁林
黄郁林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