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者:出现“3黄、2臭、1疼”,或是肝脏病变,最好去查下肝功
俗话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肝”。适量喝酒有助于身体健康。
喝酒,已成为现代人们社交上不可缺少的一种礼仪,甚至是谈生意的“好帮手”,不过,长期大量饮酒对身体伤害却很大。
喝多少酒会伤肝呢?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记载,男性一天摄入的纯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酒精量的换算公式:摄入的酒精量(ml)= 摄入量(ml)×酒精度×0.8
对长期饮酒者来说,若男性每天摄入酒精量在40克左右(女性在20克左右),喝酒时间可达5年以上,就要定期进行肝脏检查。
若检查结果异常,再不控制饮酒,小心酒精性肝病,如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
酒精是如何伤肝的?
正常情况下,酒精进入体内,大约90%在肝脏内分解代谢,若酒精量摄入过多,相关酶供应不足,就会使中间产物乙醛积累,而乙醛具有很强的毒性,会损伤肝细胞,促使肝细胞发生变性。
此外,酒精还会使人的食欲下降,主要是酒精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的代谢,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运,致使营养素供应不足,让人变得没有食欲。
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是一步一步的,由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的过程。
记住,酒精性脂肪肝是引起其他酒精性肝病的源头。
“3黄”:皮肤黄、巩膜黄、尿液黄
长期喝酒的人,会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促使胆红素进入血液中,诱发黄疸症状,其表现为全身各处皮肤发黄、巩膜黄,,尿液也成深黄色,甚至浓如茶色,这时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肝脏病变了,最好去查一下肝彩超。
“2臭”:体味臭、尿液臭
体味臭:除了身上自带的狐臭味,若身上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尤其是腋下,甚至有时穿衣服后会有黄色的汗斑,可能是肝脏受损了,致使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必须通过汗腺排出,所以会使体味有股臭味。
尿液臭:长期喝酒的人,若在排尿后,能闻到一股似烂苹果或臭鸡蛋的混合气味,还伴有鱼腥味,要小心了,这可能是肝臭味。
尿液能臭到这种程度,说明肝脏功能出了问题,致使体内毒素不能排除,过度积累引起的,该去查查肝脏了。
“1疼”:右胁肋疼痛
肝脏位于右上腹,且肝的体积较大,正常情况下,无法直接触摸到。
如果右胁肋疼痛,很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可用手按压、叩击,若均出现疼痛,可能是急性脂肪肝,最好去查一下。
一般来说,右胁肋疼痛都不应忽视,肝病或发展较严重,要考虑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保护好肝脏,预防病变,做好“两戒、三勤”:
“两戒”:
1,戒酒
戒酒看似很简单,但对有酒精依赖症的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
想肝脏健康,戒酒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戒酒的目的是戒掉对酒精的依赖。
2,戒熬夜
中医认为,晚上11-凌晨3点(子时和丑时)之间是胆经和肝经当令时间段,如果这个时间段,人没有处于熟睡状态,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肝胆功能,甚至诱发肝胆疾病。
长期熬夜会使肝气不足、情志倦怠,甚是会使免疫力降低,增加肝病的发生。
保证良好睡眠,尽量不要熬夜,最晚不要超过晚上11点入睡,利于肝脏休息。
“三勤”:
1,勤喝花草茶
适量喝花茶有助于补充体液,还能促进体内毒素排出,从而减少肝脏代谢负担。
根据体质辩证后的花草茶利于养肝、排毒,如菊花茶、枸杞茶、蒲公英茶等。
2,勤微笑
中医认为“生气乃百病之源”,而“肝主疏泄”,平时爱生气、发火的人,也不利于肝的健康,会促使肝气郁结,时间久了,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平时多微笑,保证拥有良好的心态,利于舒展身体气血,还有助于体内分泌“有益激素”,对身心调节均有好处。
3,勤运动
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体内毒素排出,从而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运动还能提高新陈代谢,对控制体重有很大帮助,从而可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运动一定要坚持,最好每周运动3-5天,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为宜,避免过度、过量运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