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洋 三甲
黄洋 主任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心血管外科

胸腔镜微创技术让八旬老太重返健康之路

978人已读

近日,潍坊市中医院心外科成功为一八旬高龄老太实施肺癌微创治疗。潍坊市中医院心外科长期致力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各种类型肺癌,遵守诊疗规范,注重个体化治疗,为每位患者制定包括胸腔镜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粒子植入化疗、放疗、中医中药、免疫、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案,使患者最为获益。

现年82岁的徐老太,因“刺激性干咳”来到潍坊市中医院心外科就诊。徐老太年龄大,有着长期的被动吸烟史,对其完善胸部CT检查,结果为右下肺占位,大约1.8cm×1.2cm,考虑肺癌。家属明知应该手术治疗,但是考虑到徐老太的年龄、体质,担心手术后的恢复问题,陷入深深纠结中。就在家属最无助的时候,心外科治疗团队向患者家属讲明病情,打消了家属的疑虑,并为徐老太制定了完善的胸腔镜下右下肺肿瘤切除的微创手术方案。经过术前的精心准备调整,徐老太肺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在短短1小时内顺利完成。

术后病理提示:腺癌,纵隔淋巴结阴性,进一步证实了术前的诊断。因为采取了创伤最小的手术方式,徐老太术后第2天就能下床活动了,第6天康复出院了。

科普小知识:高龄患者早期肺癌的筛查与微创治疗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居我国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

首先,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诊断,很多患者有症状的时候就诊已经是晚期了,往往失去了手术机会,而其它的治疗办法对患者治愈的希望相对要小;其次,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高龄肺癌患者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由于老年患者心肺功能的生理性衰退,多数老人不能承受手术风险而被迫放弃手术治疗。因此,如果能在早期阶段(尤其是Ⅰ期)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则肺癌的死亡率将显著降低。

那么,如何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呢?这个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医疗机构研究的重点。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通过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能够显著提高肺癌早诊率。LDCT不仅具有常规CT的敏感性,而且放射剂量仅为常规CT的1/6,对肺内小结节的检出率更是达到了胸片的10倍,具有费用低、辐射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

因此,我们建议具有以下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1)年龄50-75岁;

2)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①吸烟≥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被动吸烟者;

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史);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对于发现的肺癌早期患者,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而这些高龄患者往往存在各种脏器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手术风险大。随着近年来医学的不断发展,手术技术的革新、麻醉和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手术风险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疗效及长期生存率得到提高,因此,以往对超高龄患者不宜实施的胸部手术,现今也已广泛开展。

通过对大量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目前一致认为,虽然手术风险大,但是,只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手术后的获益远远高于风险。为保证手术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综合判断生理年龄,明确手术适应证及禁忌症;

2)选择分期较早的患者,术中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通过影像学、支气管镜、全身检查等综合分析,判断患者肺癌分期,能够耐受肺叶切除,或病变靠近肺叶周边能够行楔型切除或肺段切除者,要避免全肺切除,同时要避免切缘阳性。保证既切除了原发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功能,延长生存期并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3)尽量使用小切口或胸腔镜等微创方法,缩短手术时间,对淋巴结采取选择性清扫;

4)加强围术期处理,术前采用间断氧气吸入、戒烟、呼吸功能锻炼、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肺部理疗等措施;术后预防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并发症,从而顺利度过围术期。

因此,通过增加对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我们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对于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更应抱积极态度,单纯年龄因素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综合判断生理年龄,正确判断手术适应证,选择分期较早患者,术中采用微创、快捷的手术方式,坚持简、巧、细、快的手术原则,尽可能保留肺组织,减少呼吸功能的损害,使此类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黄洋
黄洋 主任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