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之王——癌痛,怎么治?
癌痛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
一、发病率:
早期就诊患者约25%伴有疼痛;
治疗和稳定期患者约39%伴有疼痛;
晚期患者60%-80%伴有疼痛,其中50% 以上为中、重度疼痛。
二、危害:
癌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很多患者后期自述不怕肿瘤而是怕疼。
癌痛造成患者躯体及精神状态改变,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体重减轻、免疫力下降、全身情况恶化,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干扰放疗、化疗等抗癌治疗的顺利实施,极大地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三、癌痛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2年就提出了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法,即根据疼痛的程度的加重逐渐提高用药的级别和剂量:
1)轻度疼痛选择一阶梯药物:非甾体
美抗炎药+辅助镇痛药
2)中度疼痛选择二阶梯药物:弱阿片类药物+辅助镇痛药
3)重度疼痛选择三阶梯药物:强阿片类药物辅助镇痛药物
药物治疗优点:1)服用方便;2)早期轻中度疼痛建议首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缺点:1)药物有耐受,后期需要服用大量药物才能使疼痛稍有缓解;2)副作用明显:癌痛使用的药物主要是阿片类药大量服用会引起便秘、恶心、头晕,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3)封顶作用:后期虽大量服用药物,但效果欠佳,因而大部分患者后期癌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对于难治性癌痛的推荐治疗方法——癌痛介入治疗
何为难治性癌痛?
难治性癌痛定义: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1—2周疼痛仍缓解不满意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诊断标准:
1)持续中重度疼痛(0为不疼,10为非常疼,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打分在4分以上);
2)伴或不伴爆发痛(突然出现的剧痛,急痛,一般持续半小时以上)≥ 3次/天。
3)患者不能耐受镇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如便秘,恶心,呕吐等。
癌痛介入治疗方法:
1)神经阻滞或射频调节:对支配肿瘤疼痛区域的感觉神经或交感神经进行阻滞或调节,阻断疼痛恶性传导,打断疼痛传导恶性循环,让疼痛感觉神经兴奋度回归正常,消除痛觉过敏或超敏。
2)神经毁损:对于某些只有痛觉作用而无其他重要作用的神经进行射频或药物毁损,是疼痛感觉长久消除。
3)肿瘤消融:将压迫神经的肿瘤阻滞消融掉,减轻其对神经的压迫,缓解癌痛。
4)吗啡泵:癌痛治疗的核武器。在椎管内置入细管,将镇痛药直接注入椎管内,用极小的镇痛药量获得极大的镇痛效果,其用药量为口服药量的1/300。
结束语:
1)不要拿癌痛不当回事:癌痛要尽早规律治疗,早做方案。控制好疼痛,才能更好的配合抗瘤治疗,享受生活。
2)不要拿癌痛太当回事:疼痛可能会让患者丧失生活和治疗的信心,但现代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很好的控制癌痛。
本文是张云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