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姜亚楠 三甲
姜亚楠 医师
河南科大二附院 皮肤病医院

痤疮的外用药物治疗

2080人已读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郑双进 张晓瑜 姜亚楠 张斌

目前主要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3度、4级,即:轻度(Ⅰ级):仅有粉刺;中度(Ⅱ级):有炎性丘疹;中度(Ⅲ级):出现脓疱;重度(Ⅳ级):有结节、囊肿。

外用药物治疗是痤疮的基础治疗,轻度及轻中度痤疮可以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中重度及重度痤疮在系统治疗的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1.维A酸类药物:外用维A酸类药物可作为轻度痤疮的单独一线用药,中度痤疮的联合用药以及痤疮维持治疗的首选。

① 作用机制: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增加皮肤渗透性(在联合治疗中可增加外用抗菌及抗炎药物的疗效)。

②药物选择:常用药物包括第一代的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及第三代维A酸药物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

③使用方法:在皮损处及好发部位,每晚睡前点涂。

④注意事项: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紧绷、烧灼感,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往往可逐渐耐受,刺激反应严重者建议停药。可以先低浓度(如果有可选择浓度)、小范围试用。

2.过氧化苯甲酰(班赛):可作为炎性痤疮首选外用抗菌药物。

作用机制: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及轻度溶解粉刺作用。

②使用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外用抗生素使用。

③注意事项: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建议从低浓度开始及小范围试用。

3.外用抗生素:包括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等。

①作用机制: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作用。

②适应症:适用于丘疹、脓疱等浅表性炎性痤疮皮损。

③注意事项:由于外用抗生素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故不推荐作为抗菌药物的首选,不推荐单独或长期使用,建议和过氧化苯甲酰、外用维A酸类或者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4.其他

不同浓度与剂型的壬二酸、氨苯砜、二硫化硒、硫磺和水杨酸等药物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或者轻微剥脱作用,临床上也可作为痤疮外用药物治疗的备选。


姜亚楠
姜亚楠 医师
河南科大二附院 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