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气的治疗和防止复发等权威解决方案2020
本文全面详细讲述了脚气是什么?分三种类型,关于足癣的治疗,避免用药误区,防止复发策略,以及治疗足癣经验方法。
脚气是什么?
脚气俗称足癣,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5%的人有脚气,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和“脚气病”不是一回事。湿热条件下真菌引起的足癣俗称为“脚气”,而脚气病是体内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
足癣,分三种类型:
1)水疱鳞屑型: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这一类型最常见,大家也最熟悉。
2)角化过度型: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一般不太痒,有皲裂时疼痛明显。这一类型大家往往会忽视,认为只是一个简单的脱皮,自行涂抹些润肤膏,感觉无效果了才来看医生。
3)浸渍糜烂型: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这一类型大家也比较熟悉。
关于足癣的治疗,往往要针对不同的足癣类型来选择不同剂型的抗真菌药。如水疱鳞屑型应选择霜剂和水剂(如联苯苄唑霜或溶液等);浸渍糜烂型可给予粉剂(如咪康唑粉等);角化过度型可选择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溶液),必要时可采取封包治疗。对于一些严重或顽固型的足癣,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避免用药误区
1、不痒,脚气就是好了
痒是脚气最常见且最难忍受的症状,只有当皮肤内的真菌快速增长到一定程度,对皮肤组织造成一定破坏,才会引起相应的瘙痒症状。当用药2~3天后,真菌生长速度变慢,炎症会得到缓解,并不代表皮肤内的真菌被彻底清除。
与足癣作战,就好像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感觉不痒了,就马上停药,反而会造成真菌的迁延耐药,延长和加重病情!
2、要不要用激素类药物来治疗脚气
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脚气,相当于“治标不治本”,激素类药物只能缓解因真菌生长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对真菌并无杀伤作用。相反,如果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脚气,会严重降低皮肤局部的免疫力,相当于为真菌“施肥”,加大疾病的治疗难度。因此,足癣指南中并未推荐激素类药物。
“我的脚气用药后治好了,可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又会复发了呢?
首先,足癣用药最关键的是应按照临床表现分型进行连贯的正规的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自行盲目治疗,或者断续治疗往往会使病情延误甚至加重。
其次,要合理预防,才会防止复发。
1)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及干燥,及时清洗,勤换袜子。
2)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开来使用,以免相互传染。
3)平时不宜久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易染上脚气或者加重原有的脚气。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趾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利于吸水通气。
4)少食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情绪宜恬静,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足癣。
6)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
治疗足癣经验方法
1.洗干净足,擦干;
2.用棉签蘸取复方间苯二酚洗剂,涂擦在足患处;
3.待复方间苯二酚洗剂涂擦在足患处干了,撒上复方锌硼散;
4.鞋子撒上复方锌硼散。
热门阅读:
喝水都长肉的胖子,你知道怎么减肥吗?(文末告诉大家一款减肥神药)
详细解说颈部、腋窝、腹股沟、肠系膜等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哪些可能,是不是癌?
癌症预防报告: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饮食、营养、运动建议(包括14种癌症)
本文是刘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