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纪家涛
纪家涛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泌尿外科

尿液能够查癌吗?

4413人已读

能不能用尿液查癌

能不能用尿液查癌?回答这一问题,要先从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它的生理功能说起: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排泄。泌尿系统排泄的是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矿物质、无机盐和多肽等。

如此看来,排泄物应该都是以分子的形式排出体外的。我们可以通过抽血查病人体内的癌生化指标来帮助医生诊断恶性肿瘤,比如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这些都是蛋白质分子。那么尿液里有这些指标?能查出并且帮助诊断肿瘤吗?很遗憾,这些分子还是太大了,正常情况下,肾脏是不能把这些大分子过滤到尿液里。除非在病理情况下,例如发生了肾小球肾炎,肾脏的滤过膜受到损伤,这些大分子蛋白质,甚至是红细胞也可以漏出到尿液里。因此,想利用尿液查癌的生化指标是不现实的。


既然正常情况下,尿液里没有大分子蛋白质、也没有细胞。那么为什么在尿常规体检单上还会看到有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这些报告呢(图1)?皮肤会脱屑,泌尿道(包括了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上皮当然也会脱落细胞,这就是报告单上的上皮细胞。至于白细胞,那是因为发生了炎症,有尿道感染,尿道上皮的血管渗漏了白细胞。尿检报告里发现红细胞,除了前面提到的肾小球肾炎,当尿路上皮出现了损伤,如结石、尿路感染和肿瘤等对上皮造成损伤时,也会有红细胞的检出。


image.png

图1

这样就很清楚了,通过尿液里的成分查肺癌肝癌、肠癌等非泌尿系统肿瘤,看来是缘木求鱼。但是,用尿液可以检测尿路上皮来源的肿瘤。

那么如何用尿液发现尿路上皮癌?



正常的尿路上皮有凋亡的上皮细胞脱落,尿路上皮癌的肿瘤细胞更容易脱落。除此以外由于肿瘤的侵害,还造成上皮血管破坏,导致出血而表现为血尿,癌症病人往往因为血尿就诊(图2)。

image.png

图2

在医学中,诊断尿路上皮肿瘤有金标准,那就是通过膀胱镜、输尿管镜或手术取得新生物组织做病理诊断,是属于有创伤性检查,病人痛苦。局麻下行膀胱镜检查时,若是病人膀胱比较敏感,无法配合检查,往往以失败告终,再次全身或半身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全麻下输尿管镜检查往往因为有效组织不够,难以让病理科医生做出有效的判读,结果也难以让医生满意。

那么有没有无创性尿路肿瘤检查的方法呢?既然肿瘤细胞也有分泌肿瘤标记物及脱落细胞,于是利用检查尿液肿瘤相关分子及细胞就走进了尿路上皮肿瘤的无创性诊断应用。尽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一系列为规避泌尿内镜检查而开发的以尿液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包括尿膀胱肿瘤抗原(BTA)、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及免疫荧光检测(1mmunoCyt)、UroVysion、CxBladder等,其中一些测试的敏感度介于62%和69%之间,特异性介于79%和89%之间。然而,由于分析性能不一致,成本或技术专业知识的要求,无法实现标准化,尚未发生将这些方法整合到常规临床实践中临床这些脱落细胞学也是病理学范畴。正常凋亡脱落上皮细胞与脱落的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形态完全不一样,肿瘤细胞核大怪异(图3),正常细胞细胞核小而圆润(图4)。


image.png

图3

image.png

图4


为了和炎症、结石、结核和肾炎等非肿瘤性疾病鉴别,医生要详细询问病史(非常重要),还要做一系列检查,包括尿常规(图1)、尿培养(图5)、尿脱落细胞学(图6)、B超、X线片,甚至膀胱和肾脏的磁共振等等。请注意这里出现了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这对诊断肿瘤是至关重要的。


image.png

图5

image.png

6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如此重要,每个怀疑肿瘤病人都需要检查。那么它的表现如何?结果是差强人意,因为这些需要人的眼睛去判读,很大程度依靠病理医生的经验,就难免会有走眼的时候。尿脱落细胞学具有特异性好,但缺乏敏感性,不同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在29~84%之间。

由于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复发和进展比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频繁地随访监测,往往很痛苦。因此,临床需要准确、无创性的方法,既能用于早期诊断,又能用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监测。并且比脱落细胞病理检查更敏感的技术。那就是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针对23对染色体全面检测,并通过计算机算出染色体的不稳定性,能够实现肿瘤判读标准化智能化,这种方法命名为UroCAD,是苏州宏元生物联合长海医院共同开发的新一款方法。下篇介绍。


纪家涛
纪家涛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