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为何频繁眨眼?
眨眼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对眼表起保护作用。儿童正常的眨眼频率为15—20次/min,频繁眨眼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门诊上儿童眨眼还是很常见的,多见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最多见的就是眼表炎症。眼表炎症中多见的又是结膜炎,儿童的用眼及手卫生较成年人会稍差一些,所以结膜炎较常见,特别是过敏性结膜炎。这类原因所致的眨眼需要给予抗炎、抗过敏治疗。必要时可给予适量、短时的局部激素。同时一定要勤洗手、不要揉眼,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和眼卫生。
其次就是儿童干眼症。前些年干眼症的关注视线集中在中老年人,忽略了儿童型的干眼症。随着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作业需要在手机和电脑上完成,“视频终端综合征”越来越普遍,所以儿童干眼症也逐渐引起了重视。这类患儿需要减少电视、电脑、手机等视频终端的使用,同时给予保湿润滑作用的眼药水来保持眼睛湿润。
第三就是眼睑异常,比如先天性的眼睑内翻、内眦赘皮等使得眼睫毛刺激角结膜,引起眨眼。这类患儿需要尽早纠正倒睫,祛除造成倒睫的因素,严重的眼睑内翻需要手术矫正,内眦赘皮可进行眼下睑外翻按摩。
第四是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等,患儿因为视物模糊而加强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时间久了致眼部的疲劳,孩子会通过眨眼来缓解不适。这类患儿需要尽早进行验光、戴镜矫正等。
第五是习惯性眨眼。这类患儿主要是受周围环境影响,需要家长提醒和帮助,同时还可给予鼓励的心理暗示,逐步纠正眨眼的习惯。
除了以上问题所致的眨眼外,儿童抽动症也会引起眨眼,该病是一种神经精神运动障碍性疾病,多见于学龄儿童,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等有关,表现为一过性抽动障碍,可同时出现挤眉、歪嘴、张口、皱额、摇头、耸肩等。这种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行为矫正为主,同时要鼓励患儿,切勿训斥打骂孩子,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帮助。必要时辅助药物治疗。
(此文中的观点仅代表我个人,不代表科室和团队。谢谢您的阅读!)
本文是陈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