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肥胖伤了你的肾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肥胖会对身体带来损害。大家可能已经知道,肥胖会引发内分泌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不过,肥胖的危害可不仅仅是这些,有些伤害可能你都没怎么听说过,比如,肥胖对肾脏的损伤。
2017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为“肾脏病与肥胖”,可见,肥胖所带来肾脏问题的严重性已经非常值得关注。
那么肥胖和肾脏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肥胖又会给肾脏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呢?
什么是肥胖及肥胖相关性肾病?
要知道到底体重达到多少才被称为肥胖,首先要知道“身体质量指数(BMI)”这个概念。我们通常也把BMI称为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显著增长,目前大约有43.6%即6亿中国人达到超重和肥胖。
肥胖合并的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问题,已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肥胖可以导致肾脏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74年,Weisinger等学者首次报道,严重肥胖者可以出现大量蛋白尿,此后这种因为肥胖而导致的肾脏疾病被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肥胖相关性肾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包括儿童、成人及老年人,但以青壮年多见,年轻化趋势明显,2/3以上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的年龄在44岁以下,且城市多于农村。
肥胖是如何损害肾脏的呢?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高热卡的饮食和体力劳动的减少是当前我国肥胖发生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不仅与糖尿病、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这些传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肥胖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显著增高。
肥胖对肾脏的影响主要是肾小球高滤过以及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肾小球内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球肥大,导致蛋白尿,再进一步引起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功能逐步减退。
肥胖及其与之相关的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都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也都是促进肾脏病进展和肾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
预防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关键是预防肥胖
超重和肥胖及其相关的慢性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有两点:“管住嘴、迈开腿” ,即日常健康合理的饮食和定期适当的运动。
平时注意饮食结构,荤素合理搭配,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快过多、睡前进食、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不吃早餐、经常吃快餐、高盐、油炸食品、高糖饮食等。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可以结合自己爱好,选择走路、跑步、游泳、太极拳等等运动。
可以使用药物减肥吗?
减肥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按功效主要分为三大类: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和控制胃肠道吸收。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要注意的是,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液排出人体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因此肾脏也是最容易受到药物和毒物损伤的器官之一。许多药物的终末代谢产物需要经肾脏排出,长期服用有可能会损害肾脏。如果为了预防肾脏病而减肥,结果却因为乱吃减肥药而损伤了肾,就适得其反了。因此,最安全的减肥和预防肥胖的方法还是饮食和运动。
肥胖相关性肾病能治好吗?
我们知道很多慢性肾脏病都是不可逆的,但“庆幸”的是,肥胖相关性肾病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病情还没有进展到肾脏病的中晚期,通过努力减肥,使体重恢复至标准体重,配合积极的治疗,部分患者的肾脏病是可以控制甚至逆转的。
两点重要提醒
1. 由于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起病相对隐匿,约一半患者病初无明显临床症状,肥胖者一定要警惕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生。
2. 日常坚持合理饮食和适度锻炼,不仅是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关键。
本文是何伟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