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主要是借用外界压力将等渗或高渗盐水送入鼻孔,流经鼻前庭、鼻窦、鼻道绕经鼻咽部,或从一侧鼻孔排出,或从口腔排出。鼻腔冲洗是一种保持鼻腔清洁、减轻粘膜炎症的有效方法,因其副作用小、费用低、操作简单、易于接受,已被广泛应用于鼻腔鼻窦多种疾病治疗。在北美和欧洲鼻窦炎及鼻息肉治疗指南及我国《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中,均推荐用于鼻及鼻窦炎的临床治疗。
鼻腔冲洗适应症:
1.急性和慢性鼻炎;
2.急性和慢性鼻-鼻窦炎;
3.过敏性及非过敏性鼻炎;
4.鼻内镜术后促进鼻腔黏膜功能恢复;
5.非特定性鼻腔症状(鼻后滴漏、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腔干燥等);
6.因鼻涕倒流引起的咽部不适;7.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性可以利用鼻腔冲洗的办法治疗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鼻腔冲洗的作用机制:1.改善鼻腔粘膜纤毛传输功能:鼻腔鼻窦黏膜大部分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每个纤毛细胞大约有250~300根纤毛纤毛摆动推动黏液毯移动,纤毛功能的正常有赖于黏液毯质和量的正常,两者的协同作用维持黏液纤毛传输系统的功能。正常人纤毛传输速度为3~25 mm/min,纤毛摆动频率为12 Hz。纤毛功能是维持正常黏液纤毛输送系统的关键因素,鼻-鼻窦炎一个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纤毛运动功能的损害。研究证明通过鼻腔清洗可以增强纤毛的摆动,从而提高粘膜纤毛清洁速度
2.减轻鼻腔粘膜炎症反应:有效的鼻腔冲洗能够降低粘膜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减低组织间液的细胞因子浓度。2.3%缓冲高渗海水由于渗透压效应可以减轻黏膜炎症和水肿。
3.鼻腔清除作用:鼻腔冲洗可以清除粘膜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以及产生的各类化学物质,还可以清除鼻腔过敏物质。细菌在鼻黏膜表面沉留,在不利的环境中形成细菌生物膜,成为慢性鼻窦炎持续性感染的原因。局部使用偏碱性盐水,进行有效的鼻腔冲洗,有助于细菌生物膜的清除。
鼻腔冲洗液种类:1.生理盐水;2.缓冲高渗盐水;3.深海盐水
高渗盐水可以刺激和改善鼻腔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减轻黏膜水肿和改善鼻腔通畅度。高渗盐水对鼻-鼻窦炎的疗效优于生理盐水;缓冲高渗盐水(偏碱性)有利于清除细菌生物膜;海水含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缓解鼻腔的非特异性炎症。
生理盐水可使用医用生理盐水,如果需要自行调配,请参考以下步骤:
水:煮沸后放凉,温度约 40度,用手感觉略温热就可以了,越接近鼻腔生理状态,舒适度越好;2.盐:可以选择专用的洗鼻盐,或无碘盐 4.5 克(约半饮料瓶盖)。不要使用碘盐,盐中的碘会损坏鼻黏膜。3.用约500mL的水(普通的饮料瓶一瓶水),把这些盐融化,即接近生理盐水的浓度0.9%的盐水;摇匀后使用。
鼻腔冲洗装置:挤压式冲洗器、雾化式鼻冲洗器
40℃是恰当的冲洗温度,疗效优于15℃和25℃;洗鼻盐溶解使用纯净水优于自来水;冲洗液量:儿童每侧鼻孔用50-75ml;治疗次数:过敏性鼻炎1-2次/天,鼻窦炎3-4次/天; 生理海水喷鼻器可单独用于治疗轻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鼻腔冲洗疗效不如鼻用激素,轻度持续性或中-重度过敏性鼻炎,应联用鼻用激素;如鼻窦炎使用鼻腔冲洗无效,应改用鼻窦负压置换。不要使用大于3%的高渗盐水。
鼻腔冲洗方法:鼻腔喷雾(Nasal Sprays)及鼻腔灌洗或冲洗(Nasal Irrigation or Nasal Douche)3种
鼻腔灌洗/冲洗:冲洗液弥散度强,水流大,适合术后洗鼻护理(鼻中隔矫正术除外)以及分泌物较多的鼻腔鼻窦疾病,但呛水感强,患者的适应性弱。
鼻腔喷雾/雾化式鼻腔冲洗:采用雾化原理,将冲洗液雾化成柔和的小颗粒冲入鼻腔。弥散范围更广,冲洗药液更易扩散至鼻腔深部及间隙,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起效迅速,刺激小,喷雾均匀、柔和,舒适,患者愿意配合治疗,依从性好。这种喷洗适用于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及利氏区鼻出血等鼻腔鼻窦疾病。
鼻腔灌洗的方法鼻腔灌水量大,较大的学龄儿童可以尝试选择。鼻腔喷雾儿童易于接受,依从性好,婴幼儿也可以耐受。
本文是黄郁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