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状疱疹神经痛——修护神经最重要
缠腰火龙、蛇缠腰、蛇胆疮你听说过没?其实就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 VZV)引起,初次感染(会出现水痘)或者隐性感染(没有任何症状)后,这种“心机”病毒就一直潜伏在体内,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或受到各种刺激,病毒就会趁机从神经节中复制繁殖,沿着神经窜出来兴风作浪,侵袭破坏神经和皮肤,引起带状疱疹。
也就是说,得过水痘或者体内有 VZV 的人都可能得带状疱疹。这个比例有多大呢?血清学研究显示,超过95%的人群 VZV 抗体阳性,这就意味着95% 的人都是带状疱疹的潜在患病人群。说明每个人一生中迟早都可能会受到一次带状疱疹的眷顾,概率高达80%以上。
很多人都以为只是一种皮肤病,“治好就完事了”,可没想到,带状疱疹皮肤的损伤痊愈后竟然还会给一部分患者留下神经痛,很多人就中招了。
带状疱疹神经痛有多痛?你想象不到
带状疱疹的疼痛发作时,会让人产生牙关紧闭,不敢呼吸,吃不下睡不着,万念俱灰,有生不如死的感觉。而带状疱疹之所以会产生让人刻骨铭心的神经痛,最主要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并损伤相应的感觉神经的结果。目前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往往需要2-3周的时间。而带状疱疹的发作,从局部皮肤疼痛开始到疱疹消退,也要经过2-3周的时间,其实这就是病毒肆虐,侵害神经的一个完整过程。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治疗不能有效地阻断病毒对神经的侵害,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疼痛,拖延下去常常会遗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通常来说,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局部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典型症状包括:原疱疹部位的皮肤剧烈疼痛。有的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有的人不能触摸,甚至衣服磨擦都能引起“火烧火燎”样灼痛,疼痛区域内夹杂有麻木,或者难以忍受的瘙痒,那个奇痒无比的滋味,伴随着各种疼痛,严重影响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
据统计60岁以上带状疱疹患者约有30%以上会留下后遗神经痛,并且年龄越大,患后遗症的机会越大,疼痛得也越严重。这种神经痛持
续的时间较长,病程短者几个月,长者十余年,患者苦不堪言。长期慢性疼痛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导致精神抑郁、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理能力丧失,疼痛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俗称:“不死的顽症。”由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严重程度和慢性过程,它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朋友,特别是高龄老年朋友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许多患者都感叹比生癌还痛苦。
早期就应保护神经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世界难题,尽管近年来在神经生物学研究方面有所进展,但临床治疗尚不满意。带状疱疹相关的神经痛对许多药物不敏感,治疗上非常棘手,目前的种种治疗方案,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早期如果仅仅关注抑制病毒,或者单纯依赖止痛药物治疗,而未对神经实施有效保护,神经痛的程度将更为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
如果在急性期不能有效地控制神经炎症,保护神经,那么在接下来的3—4周时间里,神经纤维就可能产生明显的损伤,最后发生神经纤维变性、萎缩、坏死,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针对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神经损伤,应该从疱疹初起时就必须关注受到病毒侵害的神经。
通过感觉神经的定量评估,他们可以动态检测皮下神经的损伤程度。治疗上倡导早期抗病毒与保护神经并重,尽早控制病毒发作,使疱疹尽快消退,同时采用免疫调节和保护神经的有效方法,对抗神经的炎性反应,从而减少病毒对神经的侵害。后期针对遗留的神经痛,从营养神经、促进受损神经修复、调节神经功能角度入手,重点在于修护受损神经,真正实现“治痛”之因,而不仅仅是“止痛”之标。
还有许多人担心,身边人得了带状疱疹,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其实,带状疱疹传染性不强,只要不是患者的疱液直接接触健康人的皮损部位,是不会传染的,带状疱疹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和胃肠道传播。
所以说患了带状疱疹,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与有效控制疼痛最为重要,也是防止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关键时期。许多患者往往疼痛发生几天后才会出现疱疹,早期常常不容易诊断,其实这种疼痛与其他疾病导致的疼痛性质经常是不同的,如有疼痛,可以尽早在疼痛科就医问诊。铂桐除痛,全程无忧,愿疼痛患者早日远离疼痛困扰,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美好人生!
本文是林福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