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根青 三甲
周根青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心内科

年龄80多岁了,还能做房颤消融吗?

7269人已读

门诊出诊时,经常会有患者咨询:“周医生,我年龄已经80多岁了,还能做房颤消融手术吗?有必要做吗?安全吗?”,这样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也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从流行病学角度讲,老年人容易得房颤。中国目前约有800-1000万房颤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中国房颤患病总人数还将增加。据估计,到2050年,50%以上的房颤患者年龄将超过80岁。在上海,男性平均寿命81岁,女性86岁,老龄化已非常严重,所以上海的老年人都面临着房颤的担忧或困扰。

我们对房颤危害的认识,主要是近20-30年。大家比较关注的危害主要是脑梗风险增加5倍左右,年龄越大则脑梗风险越高。近年来,随着房颤疾病危害科普的加强,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纳入医保,抗凝治疗比率明显升高,房颤脑梗风险逐渐得到控制。然后,对于房颤引起或加重心衰的风险,仍未得到充分重视。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多已下降或已合并有心衰,发生房颤后心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减退30%甚至更高,更易出现有症状的心衰,如胸闷、气短、下肢浮肿、活动能力明显下降等。而药物治疗由于不能稳定正常的窦性心律,所以对房颤相关的心衰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给老年房颤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最新研究发现,房颤患者猝死风险明显高于非房颤患者,这是新近认识的一种房颤危害,通过手术治疗房颤可能能降低猝死风险。此外,房颤还和“老年痴呆”关系密切。

75岁或80岁以上老年人,相应的合并症多、肾功能减退、合并用药也多,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受限。同时,老年人房颤脑梗风险也更高,长期抗凝出血风险也相对升高。既往研究显示,老年人房颤做导管消融的效果,同样优于药物治疗,安全性和一般人群相似,而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脑梗、心衰和死亡风险。我们团队在高龄房颤中也做了很多的探索,对89例8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导管消融以后随访2年,80%的患者房颤没有复发,维持稳定的窦性心律,生活质量提高,脑梗、心衰等风险也得到控制,主要的差异是高龄老年人住院时间略长。

目前,我们团队已完成的年龄最长的房颤患者是94岁,所以我们认为,年龄是没有限制的。80岁以上房颤患者,是否要做消融手术,主要看一下几点:

1.生活是否能够自理,可自理或患者房颤前可自理,则可手术;

2.有没有特殊的合并疾病或状况,导致不能耐受手术,如果没有,则可手术;

3.预估手术效果,要综合病史、心脏大小等情况,阵发房颤或持续时间1-2年内的房颤,应该积极考虑手术。如果房颤持续已10年以上,心脏扩大明显,则手术效果不理想,选择以药物治疗为主。

周根青
周根青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