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检查和治疗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由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引起。CMV是人类先天性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因病毒在受染细胞内复制时产生典型的巨细胞包涵体而得名。CMV根据抗原差异有不同毒株,但各株间DNA至少有80% -90%的同源性。CMV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一旦侵入人体,将长期或终身存在于机体内,当机体免疫力正常时呈潜伏感染状态。感染的发生与地区、环境、居住条件、经济状况、性别、年龄等有关。据统计,发达国家先天性CMV感染占活产婴儿的0.5%-2%, ;是导致先天性耳聋和神经发育障碍的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我国是CMV感染的高发地区.孕妇CMV-IgG抗体阳性率高达95%左右。母孕期初次感染(原发感染)或母孕期免疫力下降潜伏感染重新激活(复燃)和不同抗原的CMV感染时(又称再发感染).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称先天性感染。新生儿出生时经产道吸入含CMV的分泌物为出生时感染。出生后不久接触母亲含有CMV的唾液、尿液、摄入带病毒的母乳、输血引起的感染称出生后感染。由于母乳中CMV排毒约为58%~69%,因此,摄入带病毒的母乳是生后感染的重要途径。
临床表现
1.先天性感染(宫内感染)
①母为原发感染时,30%--50%的胎儿被感染,可引起流产.死胎死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其中10%~15%的新生儿出生时出现多器官、多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20%~30%于新生儿期死亡,主要死于DIC、肝衰竭或继发严重细菌感染;10%以上死于生后第1年;60%-90%留有后遗症,其中神经系统后遗症高达50%-90%。85%-90%出生时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中, 10%~ 15%以后出现后遗症。
②母为再发感染时,仅0.59/-3%的胎儿被感染,其中85%~90%的新生儿出生时无临床症状,但亚临床感染病例中, 10%~ 15%有后遗症,且多限于听力受损。如听力障碍早期进行干预,则智力发育不受影响。
③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呼吸窘迫、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皮肤瘀斑、血小板减少、贫血、脑膜脑炎、小头畸形、脑室周围钙化、脑室扩大,胚胎生发层基质囊肿,视网膜脉络膜炎、脐疝等。
④常见的后遗症有感觉性神经性耳聋,智力运动发育障碍,甚至脑性瘫痪、癫痫、视力障碍、牙釉质钙化不全、慢性肺疾病等。其中感觉性神经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后遗症(出生时无症状者发生率为10%~15% ,症状性高达60%),多在1岁左右出现,常为双侧性,并呈进行性加重。
⑤新生儿出生后2~3周内病毒学检查阳性。
2.出生时或出生后感染 潜伏期为4~12周,多数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肝炎和间质性肺炎,足月儿常呈自限性经过,预后一般良好。早产儿还可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系统损害心肌炎等,死亡率高达20%。输血传播可引起致命性后果。
实验室检查
1.病毒分离 此法最可靠特异性最强,尿标本中病毒量高,且排病毒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至数年.但排病毒为间歇性,多次尿培养分离可提高阳性率;此外,脑脊液、唾液等也可行病毒分离。
2. CMV标志物检测 在各种组织或脱落细胞中可检测出典型的包涵体、病毒抗原、颗粒或基因等CMV标志物,其中特异性高、敏感的方法是采用DNA杂交试验检测患儿样本中的CMV:或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特异性CMV基因片段检出微量病毒。取新鲜晨尿或脑脊液沉渣涂片,在光镜下找典型病变细胞或核内包涵体。此法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有时需多次采样才能获得阳性结果。
3.检测血清中CMV-IgG.IgM.IgA抗体 IgM.IgA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因此.脐血或新生儿生后2周内血清中检出IgM. IgA抗体是先天性感染的标志。但其水平低.故阳性率也低,IgG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IgG在生后逐渐下降,6~8周降至最低点,若血清lgG滴度升高持续6个月以上,提示宫内感染。
治疗
1.更昔洛韦(丙氧鸟苷, ganciclovir) 是治疗症状性先天性CMV感染的首选药物,报道的剂量为每日12mg/kg, 分2次给药,静脉滴注,疗程6周。但鉴于(MV感染的普遍性及病毒致病的复杂性,且该药仅能抑制病毒的复制,不能杀灭病毒,长期应用可引起耐药性及远期毒、副反应,主要有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因此,应严格掌握更昔洛韦的应用指征:
①有中枢神经系统累及的先天性CMV感染;
②有明显活动期症状的CMV感染.如肺炎、肝炎、脑炎或视网膜脉络膜炎等。无症状性CMV感染、或轻症,尤其是生后感染,可暂不应用该药。
2.治疗并发症 有听力障碍者应早期干预,必要时可应用人工耳蜗。
本文是刘春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