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轻微头外伤给年轻人带来的危害
一谈起慢性硬膜下血肿,凡是从事神经外科的医生马上就能想到受了头外伤的老年人。是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我们科来讲,每年接诊并手术治疗该病超过100例,我们曾详细统计过150例病人,30-40岁之间的仅为7例,30岁以下的没有,所以很长时间我们都认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特有的,对于30岁以下的头外伤的病人,很少主动随访或做动态头颅CT的跟踪,但是,果真30岁,甚至20岁以下的头外伤患者都安全?
事实上我们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了解的并不完全,到现在为止对它的发病机制没有搞清楚,到现在为止全国手术治疗的方案不统一,为什么?我想有一个原因很现实,就是这个疾病的手术治疗简单,差不多低年资的住院医师都能完成,相当于普外科的阑尾炎,业内医生都认为太简单,已经定型,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但现实是,这个疾病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从影像学来讲,有多房性的,有厚包膜形的,有一侧血肿一侧积液的等等;从治疗来讲,大部分采用钻孔引流,但有的冲洗血肿腔,有的不冲洗,有的还得开瓣做,有的完全药物治疗便可,还有的需要手术加药物治疗等等;从预后来讲,有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的转成了硬膜下脓肿,有的我们认为不做手术必死无疑的经过药物治疗2个月后痊愈了,有的我们认为病不至死的却突然猝死的(已排除心肺栓塞)的,因此,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我们真不敢说到底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
一个16的女孩,因为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入住血液科治疗,住院期间感冒后头痛(主要症状有打喷嚏、流清鼻涕等),对症治疗后好转,但20多天过去了,头痛仍反复发作未完全消失,遂查头颅CT,显示颅内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入我科手术治疗,痊愈后再次转回血液科。另外一个19岁的新入校女大学生,睡上铺,因住宿条件限制,床铺距离屋顶距离过近,导致该女生经常磕碰头部,入校两个多月后,反复发作性头痛,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显示一侧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当地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因恐惧手术辗转网上约诊,根据病史结合影像学资料,我给予了药物保守治疗,非常幸运的是治疗3个后血肿完全消失,症状亦完全消失,又恢复了正常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从事20多年神经外科经历的真实的案例,2例不多,但真实发生过,所以,提醒所有有凝血方面疾病的和所有有过头外伤经历的人群,无论年龄,只要头痛反复发作,哪怕是轻微伤,尤其是多次磕碰伤,一定要动态头颅CT检查,避免误诊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
本文是张震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