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史思峰 三甲
史思峰 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骨科

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史思峰

1389人已读

髋关节是全身的最大关节,活动范围大,负重能力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显得非常重要,这也决定了手术成功与否。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早期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减少周围组织粘连,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力量,增强关节稳定性与骨的负重能力;缩短康复时间,提高肢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饮食干预: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饮食结构教。告知应低脂饮食及含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对其康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将饮食结构调整至最佳状态。

术后1天

卧位时,病人应仰卧位平躺.患肢伸直于外展位或用楔形枕置于两腿之间.手术后即刻的康复目标是: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静脉桂塞、下肢水肿、关节挛缩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恶化。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咳痰练习。指导病人进行臀肌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上肢、健侧下肢以及患肢踝关节的主动运动。如果病人能够耐受并经过医师许可,可以开始缓和的主动运动:如髋关节屈曲30度和外展60度。

术后第2天

患者可以重复第l天的练习并开始进行踝关节主动运动、床上或床边坐位。指导病人床上活动、床上坐起、利用头顶的吊带进行床一椅的转移。在床边缘坐立时,病人应倾向患侧以防止髋内收。站立时可尝试适当的负重。

术后第3-4天

继续进行此前的练习,附加的康复目标可以开始并在随后的日子里完成。它们包括独立和安全的日常生活活动,借助步行器在平面、椅、斜坡进行步行训练.必须教育病人始终牢记髋关节活动和负重的注意事项。

术后第3—4天之后

病人可以到康复治疗室.在继续既往的练习的同时,可以开始站立及步行训练。渐渐地患侧下肢练习由助力向主动及抗阻练习过渡,并最终行单侧下肢承重。

出院后

自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应给予详细指导,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术后(6—8)周以内不宜欠坐及术侧侧卧位,避免在不平整路面行走,避免翘“二郎腿”动作和坐低凳子,不坐软沙发、不下蹲、不爬陡坡,6周内避免屈髋超过90。上下楼时,上楼健肢在前,下楼患肢在前,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拐一单拐一弃拐,但必须避免屈患髋下蹲,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来复诊。

嘱患者做到“五不”

不盘腿坐、不在床上屈膝而、不在坐位时前倾及弯腰,不坐矮凳子、不翘“二郎腿”

四避免

避免患肢过度负重和奔跑等髋关节剧烈活动避免在髋关节过度内收内旋位时从坐位上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身体向患侧倾斜取物;避免在不平整或太光滑的路上行走,预防再损伤,坐便器、沙发或板凳要高于或等于膝关节的高度。

髋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嘱患者术后6个月内患肢不可做内收和内旋运动,站立时患肢应外展;3个月内睡眠应采取仰卧位,尽量避免患侧卧位.坐位时最好使用扶手椅;术后3周内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可超过45。以后可逐渐增加髋关节屈曲角度,但屈曲角度不宜过大,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患肢不可叠放在另一条腿上

术后3个月内需拄双拐行走.以后逐渐变为单拐,此期间不宜单独活动,应有家属陪同,此时外出需使用手杖预防意外;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如穿衣时应遵循“先患侧、后健侧”的原则.穿鞋袜时不可屈髋下蹲,不穿高跟鞋、避免爬山、太极拳及游泳等活动以避免髋关节负荷过大。


史思峰
史思峰 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