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下,身经百战白主任,让耄耋老人“重获新生”!
也许,你我都不会忘记这一天

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席卷全国。在钟南山院士首度确定新冠肺炎可以人传人的第二天,在这场抗疫攻坚战已经打响的紧张时刻,我院一位纤维母细胞肉瘤患者刚刚完成术后阶段性恢复,顺利出院了。
这位患者是幸运的,如果不是白主任具有“先见之明”的一句话,在疫情起初的数月,大多数医院都不能开展手术的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发展恐怕不敢设想。更何况这位患者胸部,长的是一个“小皮球”一样大小的肿瘤!

1.反复发作,所以慕名而来
患者是一位85岁的老奶奶,患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014年、2017年曾在北京某医院两度进行“肿瘤切除+皮瓣转移术”,但康复不佳。2019年末,患者无意中发现右胸肿物,伴有红肿,且偶感疼痛。因为反复发作,遍寻名医后终于找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际部)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白楚杰医生。

2.犹豫不决,白主任一语点醒梦中人
患者行胸部CT检查提示:乳腺上方胸壁见一巨大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考虑右胸壁纤维母细胞性肉瘤复发。且患者高血压3级,高脂血症病史10余年。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手术面积大,为了防止病情进展,白主任依然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尽快手术。
但患者和家属考虑快过年了,北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年前也做不了手术,打算年后再做。我院的个案管理师将患者的情况反馈到白主任后,白主任说:“手术可以安排在新里程做,患者的肿瘤现在很大,年后病情万一加速进展,更危险!”

3.不到2天安排的手术,竟然还与“疫情”抢到了时间
在白主任、我院个案管理师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终于同意年前手术了。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1月13日入院,在完成相关检查后,15日白主任就为其安排了相关手术。手术顺利,在完成了近一周的术后恢复后,患者于1月21日出院。

但是谁又能想到,就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晚上,钟南山院士首度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再之后就是人人戴口罩、封城、封路、很多医院都停诊了……年后部分复诊的公立医院也不能马上进行手术治疗。
现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的恢复方案和疫情期间的护理方案都是通过我院个案管理师和白主任对接的。
在新里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际部)还有很多这样幸运的老患者,现在新患者也不用发愁了,如果您想预约白主任远程问诊,在平台上咨询白主任就可以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