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肾盏憩室结石临床上是较为少见且复杂的肾结石。肾盏憩室由Rayer在1841年首先提出,它是肾实质内被覆移行上皮细胞的空腔,无分泌功能,与肾脏集合系统有纤细的漏斗部相通。有报道表明肾盏憩室发病率为0 .2%-0 .6%,而且1 0%-5 0%肾盏憩室并发结石。当尿液反流进入肾盏憩室时可继发结石或感染,出现反复腰痛、血尿、发热等症状。
目前关于肾盏憩室结石的成因还有争议。Matlaga等人研究表明肾盏憩室结石的形成是尿液淤积和代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肾盏憩室结石方面的治疗目的有2个,一是清除结石解除梗阻,二是积极改善肾盏憩室的引流。肾盏憩室患者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可行保守治疗和随访观察。但是如果肾盏憩室并发结石且腰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明显或反复发作者,就需要进行手术干预。肾盏憩室结石一般发生于单侧,好发于肾脏上极,背侧肾脏多见。
目前,肾盏憩室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输尿管软镜手术及腹腔镜手术。ESWL是以往肾盏憩室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它只能击碎一部分结石,却不能有效改善肾盏憩室的引流状况,并且被击碎的结石排除率较低(4%-58%)。此外,它也无法处理憩室的囊腔,结石复发的概率较大。 对于肾盏憩室颈开口位于肾上盏和肾中盏的患者,输尿管软镜比较容易到达,切开后结石也容易排除;但是颈口开口位于下极者,由于输尿管软镜以及光纤弯曲的角度等原因导致输尿管镜软镜下的切开操作比较困难,下极患者术后排石困难,结石很容易残留,这就导致输尿管软镜在肾下盏憩室结石的治疗方面很受限。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取石和碎石效率低,有报道表明输尿管软镜在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方面的清石率为17%-73%。
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和手术技术的不断优化,PCNL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一期清石率高、恢复快等优点。PCNL处理肾盏憩室的同时,还可以同期对狭窄的盏颈进行切开、扩张,从而解除憩室出口的梗阻,改善憩室引流。之前有文献研究表明,PCNL处理肾盏憩室结石的憩室闭合率为76%-100%,结石清除率为87.5%-100%,患者随访的无症状率超过90%。PCNL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损伤和感染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与碎石中心在2009年5月至2016年9月采用PCNL治疗了35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经过PCNL治疗后35例肾盏憩室结石组患者出院时憩室闭合率为82.9%,剩余患者的憩室也较术前减小。35例患者的清石率为94.3%,术后无症状率达100%。35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5.7%,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血,1例患者发热,总体的并发症较低。发热患者术后给予3d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无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发生。
总的来说,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术者操作下,PCNL治疗背侧肾盏憩室结石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本文是洪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