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尹剑 三甲
尹剑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

手术案例-左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3256人已读

病情介绍

王某 70

头晕、伴走路不稳半年,加重1周。

既往身体健康

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晕、恶心症状,偶有呕吐,走路时易向左侧倾倒,开始未在意,近1周症状明显加重,左手持物不稳,无法自行走路。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CT检查发现左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为求手术治疗来我院。

入院查体:左侧肢体共济失调,走路不能呈直线,向左侧倾倒,左手指鼻试验欠稳准。

术前核磁共振检查

王娟-术前增强MRI.jpg


入院后完善头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左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符合典型血管母细胞瘤影像特点。

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术前诊断左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指征明确。择期全麻下行左枕下开颅、左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

术中全切肿瘤。术后病理结果回报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术后痊愈出院。

术后情况

王娟-术后增强MRI.jpg


术后第3天复查头部增强磁共振示:肿瘤全切除,占位完全缓解。

出院情况:患者出院时左侧肢体共济失调症状明显改善,可自行行走。

血管母细胞瘤小科普

血管母细胞瘤为血管周围间叶组织起源的良性肿瘤,大多数血管母细胞瘤为偶发的单一病灶。极少数的血管母细胞瘤出现在一种所谓“vonHippelLindau”VHL)疾病的病患身上,该病具有遗传性,血管母细胞瘤是这个基因症候群的一种表现,患病者终其一生会在他们的脑和脊髓里出现许多的肿瘤。

几乎所有病灶都发生小脑半球。而小脑在脑部的主要功能是平衡和协调。血管母细胞瘤会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包括囊性和实性。实性肿瘤几乎全部由细胞所组成,而囊性肿瘤则是小部分的细胞伴随著大部分的囊泡所组成的。

随著血管母细胞瘤的生长,日益增大的肿瘤将会压迫到脑部,并且造成一些神经学上的症状,例如头痛、肢体无力、感觉丧失、平衡和协调问题,或是脑积水。在一些少见的病例中,这种肿瘤会由于一些和神经学不相关的症状或是疾病,而无意中被发现。

血管母细胞瘤可以选择两种基本的治疗方法。第一种是开刀将影响到脑的肿瘤切除掉。如果病患的血管母细胞瘤可以完全切除,而且在疾病分类上不是属于von Hippel Lindau的话,这个病患就算是治愈了。

在一些典型囊泡状血管母细胞瘤的病患中,只有实性肿瘤的部分是需要移除掉,至於囊泡状肿瘤的部分,则是在手术中引流出来,而且这囊泡将会在肿瘤被移除後消失。

假如血管母细胞瘤无法全部切除,肿瘤有可能会重新生长或是会有更多的囊泡产生。任何脑部的手术都是具有侵入性的,并且有一定风险,例如出血、感染、麻醉并发症或是神经功能的缺损。尽管如此,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手术技术、设备及精准理念的飞速发展,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大多数的血管母细胞瘤是可以安全手术移除的。

相对开颅手术,立体定位放射线治疗可以用来定位和破坏血管母细胞瘤。单一剂量的放射线治疗会造成细胞逐渐死亡,然後细胞自然萎缩。在血管母细胞瘤的病患中,只有实性肿瘤的部分是需要用放射线治疗来消除的;囊液会慢慢地减少产生,最後囊泡会逐渐变小。放射治疗尤其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患者。

尹剑
尹剑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