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甲沟炎的诊治和家庭预防
甲沟炎是儿童常见疾病,它的诱因各种各样,病情轻重程度不一。在目前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的大背景下,如何居家预防、早期识别,万一得病后如何治疗,治愈以后如何防止再发,正是各位家长所关心的事儿。
甲沟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指甲除游离缘外,其余三边均与皮肤皱褶相接,连接部形成沟状,称为甲沟,甲沟炎即在甲沟部位发生的感染。初起时一侧甲沟发生红肿疼痛,短时间内可化脓感染,可扩散至指甲根部和对侧甲沟,形成指甲周围炎,也可扩散至甲下形成甲下脓肿。此时疼痛加剧,肿胀明显,在指甲下方可见到黄白色脓液将指甲漂起,如不及时处置可发展成脓性指头炎甚至引起指骨骨髓炎,也可变为慢性甲沟炎、经久不愈甲沟炎或甲下脓肿。
为什么会发炎?
甲沟炎多因甲沟及其附近组织刺伤、擦伤、嵌甲或“倒皮刺”、吮指、过度运动、不正确的剪指甲、穿鞋造成。甲下脓肿常由甲沟炎蔓延发生或甲下刺伤引起感染或指端挤压伤而致甲下血肿继发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日常穿着合适大小和形状的鞋子,不应感觉夹脚,也不应过于宽大;前足较宽的儿童应穿着鞋头较宽的鞋子,青少年不应一味追求鞋子的外观而忽略了本应该给与更多考虑的舒适性;避免过度运动,勤换鞋袜,注意个人卫生;运动时穿着专用运动鞋,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避免外伤;若手部皮肤干燥应涂护手霜,不随意拔“倒皮刺”;耐心教育、正确引导戒除吮指的坏习惯;正确修剪指甲,不过深,外观平整较圆润而有余地。
万一有了甲沟炎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解除各种诱因,如果是足趾甲沟炎,应尽量穿着拖鞋、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勤换袜子,保持干爽、透气;如果是手指甲沟炎,应避免碰水,保持相对清洁,不可继续吮指。
其次在家属陪同下至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病情后给与相应的治疗方案;居家配合治疗尤其重要,局部消毒、涂抹药膏或短时间的药水浸泡。
若甲沟炎严重,如嵌甲、甲下积脓、甲周脓肿、化脓性指头炎等,需接受手术治疗,切开引流脓液、拔甲或部分拔甲。同时医生会视情况给予患儿口服抗生素辅助治疗。
总之,甲沟炎很常见,预防重于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容易使得病情反复发作,一旦发生需及时就诊,以免越拖越严重。
本文是梅董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