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凯 三甲
朱凯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康复医学科

腰椎不稳症介绍

2451人已读

image.png

一、定义

腰椎不稳症是腰椎对所载负荷的异常反应,以运动节段超出正常活动范围为特点。正常负荷下脊柱运动节段,产生的位移大于正常,从而产生腰痛,进行性畸形和压迫神经,以下腰椎L4/L5和L5/S1最为常见。可分为发育不良、峡部裂、退行性、创伤性、病理性等类型。

二、分期

1、暂时性功能丧失期:早期出现腰痛和功能障碍;

2、不稳定期:椎间盘高度下降、内容物减少,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关节软骨退变,引起椎间活动增加和活动异常;

3、稳定重建期:纤维组织和“骨刺”围绕在后方小关节及间盘周围,减少了椎体对另一个椎体的移动,达到相对的稳定。

三、诊断标准

主要依靠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诊断:相邻椎体矢状面相对一位大于3-4毫米,过屈位成角大于10度,过伸位成角小于-3度。如果L1-2、L2-3、L3-4旋转超过15度,L4-5超过20度,L5-S1超过25度,则为旋转不稳。

四、治疗

1、保守治疗:为首选方法,卧床休息、腰围或支具保护,避免腰部过多的前屈、旋转活动;理疗、按摩;腰背肌锻炼、减重。

2、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肌松药物等。

3、手术治疗:外科复位、融合、固定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有对应节段严重的不稳症状,影像学提示椎体移位大于4毫米或椎间角变化大于10度,严格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反复者。

朱凯
朱凯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