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避免护肤品的不良反应?
又到了换季的时候了
最近听到好多闺蜜同事在抱怨
“为什么我花在护肤品和化妆品上的钱越来越多,
可我的皮肤仍然会出现很多毛病?”
面部的不良反应有很多种
刺激、致敏和制痘,
但
在想着变美之前
你的护肤品化妆品真的适合你吗?
真的选对
并且用足了吗?
今天我们针对护肤品和化妆品
来给大家说说
怎么样才能正确区分护肤品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哪一种
还会告诉大家如何选择产品哦
下面就继续看下去吧!
不良反应一:刺激性
什么是刺激性?
如果用了某种产品以后马上感觉到局部有灼热感、
紧绷不适感以及轻度的疼痛,
面部会有轻度到中度发红的现象,
这就是护肤品的刺激性。
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皮肤的刺激性与刺激物的
种类、浓度、接触时间以及接触前的皮肤状态有关系。
说白了就是,当你面部皮肤屏障完整的时候
涂抹什么都没问题,
而当你面部皮肤屏障受损的时候
涂抹什么都会出现刺痛感。
因此,我们非常不建议大家一次性涂抹涂抹多种护肤品或者化妆品
除了从疗效方面考证以外,
还有刺激性的因素在里面。
(影响了pH值、渗透压、增加了醇类等刺激性物质浓度,甚至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了刺激性)
老潘去年在户外打靶的时候,
用了同事的防晒霜,
几分钟后就感觉到面部有烧灼感,
等晚上回家看,面部就出现了大片红斑,表面毛糙。
回想起来,
当时的经历应该跟那段时间自己面部外用A酸类药物引起的皮炎,
使得皮肤产生了产生了刺激性有关吧。
说到A酸类药物,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我一直想说的话题了
——维A酸皮炎
视黄醇及其衍生物通常被许多的中高低端产品(如莱珀妮鱼子酱、雅顿金胶、露得清晚霜)选作抗衰老的活性成分
但
维A酸类产品可以直接激活我们皮肤表皮细胞的TRPV1受体,
继而导致各种皮肤不适的感觉以及炎症的产生(图1)。
所以!!
含有这类成分的护肤品最好要晚上避光使用哦~
Interesting things:酒精、辣椒、酸性环境、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受体,所以他们都会产生类似的刺激和疼痛感觉。
不良反应二:致敏性
顾名思义,致敏性就是护肤品或者化妆品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过敏。
面部过敏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的干燥、瘙痒、红斑、水肿、脱屑等。与刺激性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瘙痒为主。
因为化学物质引起的皮炎一般是迟发性超敏反应,
所以,往往是在外用新产品2,3天,
甚至一周后才会出现面部皮炎的症状。
因此仙女们如果去了日上免税店买了一堆护肤品
一定一定一定要慢慢叠加使用,
两种护肤品的添加间隔最好在1周以上,
这样的话,即使过敏也能找到致敏原因,即时停用就好了。
另外
好多人因为化妆品或者护肤品贵而舍不得扔,
皮肤调理好后又继续使用。
在这里,
小编一定要奉劝有这个观念各位仙女们,
正所谓“彼之蜜糖,吾之毒药”
为何不能送个身边的闺蜜、朋友
而要因此给心灵带来痛苦呢?
2周不能化妆、顶个红脸也没心情约会、还不能喝酒,跟新冠隔离期无差。
进阶篇
仙女们就会问了,
那我们该怎么挑选化妆品或者护肤品呢?
不要着急,让小编我来告诉你们。
总的来说,
一款护肤品或者化妆品的成分越复杂,过敏的几率越高。
护肤品里包含功效性成分、消泡剂、乳化剂、香精、防腐剂等。
比如
视黄醇、烟酰胺、玻色因、神经酰胺作为功效性成分。
甘油酸、硬脂酸、甲基硅氧烷等则作为消泡剂、乳化剂。
硫柳汞、羟苯甲酯则作为防腐剂。
如下图所示,
很多过敏反应的出现是针对防腐剂和香精的,
这也是医生希望面部皮肤敏感的患者选用没有香精和致敏防腐剂保湿霜的道理。
其中秘鲁香脂代表了香料过敏一大类,包括丁香、植物精油、樟脑等。如果对我们医院的地塞米松止痒膏或者皮炎平过敏,很大可能就是对其中的樟脑或者冰片过敏。
但
如果您是对乳化剂或者消泡剂过敏的话,
很抱歉,市售的很多乳和霜您可能都会过敏,
因为,乳和霜都需要用到乳化剂来成型。
老潘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女神,
对硬脂酸甘油酯这种基质成分过敏,
就连我们医院的维生素E乳膏、华山医院的基质一号这种低敏产品也会发生过敏反应。
后面就只能选用凡士林、角鲨烷之类的单一成分护肤品。
也好,护肤品钱省下来后面可以在上海买房了。
对基质成分过敏后所致的面部红斑,类似于红斑型玫瑰痤疮的表现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啦~
下次,
我们再来讲讲护肤品和化妆品的致痘性,将回答一些问题。
比如,
1、为什么老潘用磨砂洗面奶次次都会冒痘,停用就不发呢?
2、为什么我新换了护肤品会起痘痘?
LW
3、出了痘痘该如何合理的停用护肤品?
本文是潘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