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患者男,64岁,患三叉神经痛4年余,10月前在外院做过一次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术后半年复发,复发后疼痛更剧烈,严重影响吃饭、刷牙、洗脸、说话等日常生活,整日闷闷不乐,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其儿子通过熟人得知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的微创球囊压迫术可以有效解决此类三叉神经痛,而且创伤小,不需要再次开颅,于是提前拨通医院的24小时热线电话96595,和闵主任、宗大夫预约好后,从信阳赶来准备手术,手术比较顺利,术后疼痛立刻消失,当天下床活动,患者和家属都非常高兴,医保、农合均可报销,而且因为家庭贫困,还享受到我院的慈善救助政策。
术中标准的“梨形”
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患者赞不绝口
使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1978年由Mullan创立的技术,Mullan创立此术式的最初理由是该方法在技术上简单易行,较最常使用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电凝毁损术更省时,并且不需要病人清醒合作,这是基本优点。此后的研究发现这种方法还有一些优点,与其他经皮穿刺手术一样,避免了开颅手术所具有的虽然不多但可以致残、致死的并发症;该方法也不会造成角膜感觉丧失,避免了角膜炎并发症;最后,由于手术在短暂全麻下完成,排除了其他经皮穿刺手术固有的疼痛不适及精神压力;任何曾先后接受过其他经皮穿刺手术和这种手术的病人都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三叉神经痛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反复的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但MVD的疗效也不能完全达到百分之百,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经过MVD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原来疼痛部位再次疼痛。
MVD术后复发的原因多种多样,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术中责任血管的遗漏:有时候往往可能除了大血管的压迫,还存在微小血管包括静脉压迫,术中容易遗漏,导致复发。
2、 垫片移位或粘连:术中发现垫片脱离原来的位置、垫片吸收、垫片粘连引起神经移位再次压迫,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垫片的粘连、异物排斥反应导致肉芽肿形成推挤压迫血管,也是复发病例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新生小血管压迫
4、 蛛网膜粘连:增厚的蛛网膜导致神经根成角扭曲、神经根丝分散也可以造成神经压迫引起复发。对于有些初次手术的病人,术中三叉神经被增厚的蛛网膜缠绕和严重推挤,当松解这些蛛网膜后,术后三叉神经痛同样也得到治愈。因此表明蛛网膜粘连或者压迫三叉神经同样也可以引起三叉神经痛。在一些复发的病人也可以见到增厚的蛛网膜导致神经根扭曲成角,使得神经根受压迫处于异常高的张力,促进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疼痛,因此手术过程中全程解剖松解蛛网膜,仔细操作避免出血等,都可以减少蛛网膜粘连引起的复发。
对于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由于局部可能粘连,再次微血管减压术分离血管和神经难度增大,增加了血管、神经损伤和颅内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高龄患者以及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脑梗塞、脑出血病史、冠心病、心肌梗塞、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开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可能存在很大风险,可考虑选择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费用低的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结微球囊压迫术治疗,该微创手术同样也适合不愿意接受微血管减压开颅手术的患者。
三叉神经痛非疑难杂症,但是比较顽固,复发有多重因素决定,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不复发,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身体条件和自身意愿等情况,个性化合理选择治疗手段,绝大部分患者还是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
本文是宗庆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