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永兵
主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骨关节病科
《正骨心法要旨》十大骨伤固定器具简介
1842人已读
《医宗金鉴》问世于清代乾隆年间,其中87-90卷为《正骨心法要旨》,其在器具总论中介绍有10种骨伤科固定器具,现将其整理简要介绍如下:
1.裹帘:类似于现在使用的绷带,根据损伤部位,选择宽窄适当的裹帘围裹固定;
2.振挺:可认为是一种敲打的按摩器具,头部损伤整复固定后,用于拍打脚心,使气血上下贯通,此法体现了中医上病下治的特点;
3.披肩:是用熟牛皮制作成的披肩,周围穿孔用绳索固定,用于肩关节损伤后的固定,其选料材质柔软,符合肩关节特点,便于穿戴固定;
4、5.攀索、叠砖:二者是整复脊柱压缩性骨折所用到的器具,通过自身重力牵拉脊柱,使压缩的椎体复位,现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整复一些脊柱压缩性骨折仍在使用;
6.通木:用于脊柱中段损伤的固定,与现在脊柱支具固定效果类似;
7.腰柱:用于脊柱下段损伤的固定,类似于现在的腰围固定;
8、9.竹帘、杉篱:用于四肢骨干骨折,一般二者合用。竹帘在内,质地较柔软,可使肌肉软组织有一定运动,不至于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杉篱在外,防止肌肉软组织的过度活动,导致骨折错位(此为个人理解);
10.抱膝:用于髌骨骨折的固定,固定后可使髌骨向中心靠拢。
随着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现在的骨伤固定器具已经大有改观,但是古人固定所使用器具的原理和方法,一直传承至今,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创新,推动中医骨伤科学不断的进步。
图片来自:《御纂医宗金鉴》清乾隆七年武英殿刻本。
本文是文永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