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内膜息肉
胡艳红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超声医学副主任医师
一、疾病概述
由子宫内膜腺体、纤维性间质和厚壁供养血管构成的良性结节状突起称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可从子宫壁的任何部位、任何角度向子宫腔内突出生长,也可突入宫颈管内,也有位于子宫角部栓堵于输卵管口者,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多为良性病变,但有恶性倾向。
1. 病理分类与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息肉的组织学分类包括功能性子宫内膜息肉、非功能性子宫内膜息肉、腺肌瘤性息肉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常与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增高有关,也与局部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异常反应有关,还与宫内异物对子宫内膜的刺激有关,子宫内膜息肉和腺肌瘤性息肉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药物治疗无效。
2. 子宫内膜息肉癌变或合并内膜癌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癌变率为0.5%~1%,而为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癌变率可高达10%~15%。由于子宫内膜息肉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相似,故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可同时发生。


3. 临床表现:
① 月经改变: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② 贫血:见于息肉较大,病程较长者。
③ 继发感染。
④ 不孕或流产。
4. 超声检查的时间及方法 于月经后或子宫出血停止后3天内行经阴道或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建议经阴道超声检查)。
① 经阴道或经腹部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宫腔回声厚径及宫腔内息肉样病变的大小,观察息肉样病变的边界及内部回声。
② 观察息肉样病变的血流分布,检测供养血管根部血流速度及动脉阻力指数。


5. 检查注意事项与提示
① 子宫内膜息肉包含了子宫内膜,功能性息肉,非功能性息肉,腺肌瘤性息肉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四个病理分型,各类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表现类似,除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可依据是否绝经划分,另三类均为病理诊断。
② 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表现与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癌变及子宫内膜息肉样癌声像图表现相似,与子宫内膜息肉癌变及子宫内膜息肉样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相似。因此超声检查对上述病变提示为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而不直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即形态似内膜息肉,病理诊断可为子宫内膜息肉,也可为息肉样增生,息肉癌变或息肉样癌。
③ 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可同时发生,且进入为绝经期后子宫内膜息肉的癌变率明显增加,故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进一步诊疗建议应更为积极,如诊断性刮宫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则不能除外内膜息肉癌变或合并子宫内膜癌。
本文是胡艳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