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出生后可能发生的几种常见问题
以下是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了解了这些信息,您和您的家人就能少跑几次医院。
1.胎粪
孩子出生后会排出糊状、墨绿色的大便。这是由胎儿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的。足月生的宝宝在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约2-3天排完。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排除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
2.生理性黄疸
主要原因是宝宝的肝脏未发育成熟,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生理性黄疸数值<12.9mg/dL(经皮黄疸仪),有时候还要结合宝宝的全身情况判断。
3.“马牙”
在口腔的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俗称“马牙”,数周后可自然消退

4.“螳螂嘴”
在本地区方言又称为“壁老鼠”。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吮乳汁。属于正常现象,不可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5.新生儿齿
少数初生婴儿在下切齿或其他部位有早熟齿,称新生儿齿,通常不需拔除。
6.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男女新生儿生后4-7天均可有乳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消退。这是因为新生儿刚出生时体内存有一定数量来自于母体的雌激素、孕激素和催激素有关。通常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使乳腺增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抑制催激素的作用。但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很快消失,而催激素却能维持较长时间,且又失去了被抑制的因素,导致新生儿乳腺肿大,部分婴儿乳房甚至可分泌出一些奶汁来。切勿挤压,以免感染。
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这是因为来自母体的雌激素突然中断所致。
7.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称为“新生儿红斑”,1-2天后自然消失。

也可因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8.卡介苗接种后的疤
出生后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方法。皮内接种后2-3周出现红肿硬结,约10mm*10mm,中间逐渐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并留下一永久性圆形瘢痕。

皮上接种1-2周即出现红肿,3-4周化脓结痂,1-2个月脱落痊愈,并留下一凹陷的划痕瘢痕。
以上情况基本都可以自动恢复正常,无特殊情况就不用跑医院排队就诊了。但是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孩子吃奶、反应情况,正常生理现象偶然会并发病理现象,那就需要去医院了。
本文是曹培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