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长春 三甲
胡长春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躯体形式障碍 | 有些看起来的“无病呻吟”,可能真的是一种疾病表现(二)

2578人已读

上期内容我们谈到了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那么这类患者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于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制的解释有多种理论,综合起来包括患者的个性、躯体敏感性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不舒服”的感受是真实的体验,但是他们感觉不适的部位也并没有器质性的变化,只是大脑对这一部位的感觉处理出现了问题。这个过程牵涉许多神经系统,简单打个比方:电灯不亮并不是电灯坏了,而是电线或变电器出现了问题,这也是这个道理。


此外,许多内脏器官包括皮肤等等都是受植物神经支配的,而植物神经系统又和人的情绪相关性比较大。所以当你的情绪出现风吹草动(很多时候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潜意识的内在运作),必然能够影响相应的脏器,出现相应的不适感。


但是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症状也各有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躯体不适症状,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器官易感性不同,躯体敏感性不同。


躯体形式障碍还与人的性格以及对疾病的态度和关注程度有一定关系。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不舒服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或者检查没事就过去了,但是有些人会过度关注躯体不适,反复检查求证,导致恶性循环。


另外这种病的患者以中老年女性比较多,因为东方女性不善于情绪表达,许多不良情绪的积累通过躯体不适宣泄。很多人一般不会讲我不开心,但是如果说胸口痛或者胃难过就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心,尤其是存在一些慢性刺激或者生活变动的时候。


曾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存在各种不舒服,有9种症状,看过10个科室,在我科住院3次,治疗依从性也不好,一直不认为自己是精神心理问题,吃药治疗也不配合。有一天她主动来门诊,认为自己可能是心理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因为患者长期婆媳关系不好,受婆婆压制,但是没有向别人说过这些事情,最近婆婆去世了,她忽然感觉身体轻松了许多,这时她才认识到自己身体不舒服或许与此有关。


也就是说,这位患者看病以来一直讲自己不舒服,从来不谈及自己的情绪以及婆媳关系的问题,其实她的躯体不适是潜意识的身体和心理的运作,躯体不适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微信图片_20200421212718.png

▲ 冰山理论图

那么躯体形式障碍是不是疑难杂症?能不能看好?


我们刚才已经说过,躯体形式障碍是假的疑难杂症,是可以看好的,它是精神障碍的范畴。患者不要讳疾忌医,听从医生建议找对科室看病,只有诊断明确方能治疗有效。作为家属不要一味的指责患者装病,他们是真的痛苦,并不是无病呻吟,要感同身受,理解患者。


关于治疗就牵涉到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西医讲究客观证据,如果检查未有问题,说明你是健康的。而中医讲究主观感受,会根据你的躯体不适给予相应的解释和治疗。二者均有缺陷,前者是纯生物学模式,对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无法治疗。而后者对于无症状的躯体疾病患者容易漏诊,比如一个人平时身体健康,中医看不出问题,但是体检查出肺癌,这是西医的优势。



其实目前科学的医学的模式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这就兼顾的中医和西医的优点。根据这一模式对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的社会和心理方面出了问题,所以才出现躯体不适,这也是病,需要干预的是社会和心理层面的问题。


由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目前都是社会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治疗被推荐使用。因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很多对疾病的错误的认识,而该病的发病机制方面也与很多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如前“冰山理论图”所示,很多人只关注症状本身,忽视了症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因此我们要积极寻找背后的心理原因并进行调整。


此外患者应当积极接纳自己的不舒服的感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学会情绪表达,通过沟通讲出自己的委屈,讲出自己的不开心,不要把负性能量化作躯体症状进行表达。



目前药物治疗发展比较快,许多新型抗抑郁药物可以改善躯体不适的症状,这在临床上已经被证明了的,尤其是SSNR类抗抑郁药物对于躯体形式障碍有一定效果。


由于心理治疗依从性比较差,一般应首先通过药物改善症状,随着躯体不适症状的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必然会提高,然后进行相应的社会心理干预阻力会小一些。但是药物不能改变你的社会和心理模式,当症状改善后许多人喜欢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因为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而不愿意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心理因素,因为后者可能要花费更大的毅力和勇气。


躯体形式障碍治疗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期望值。通过量化治疗目标,逐渐减少就医次数,逐渐减少检查次数。最后有的人并不能完全消除躯体不适的症状,需要带着些许轻微的症状正常生活,和不舒服的症状和平共处。


总之,躯体形式障碍并不是装病,也不是疑难杂症,即使不治疗它也不会引起严重的躯体疾病,但是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造成家庭关系不和谐,浪费医疗资源。建议许多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能够听从各科室临床医生的建议到精神心理科科学规范治疗。


胡长春
胡长春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