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家有小宝洛阳家有小宝洛阳3天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和孩子对身高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孩子身材矮小是咋回事呢?该如何正确对待?快跟宝姨一起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受访医生

很多家长都抱有这样的观念,觉得孩子目前虽然身高不高,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进一步增加,身高逐渐会追赶到正常状态。实际上有的孩子确实属于晚长的类型,不过随着目前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晚长的孩子越来越少。在以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较低下、营养不足的情况下,晚长可能是相对比较多的情况。但是随着目前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营养是过剩状态,大部分孩子实际上是属于发育提前的状态,晚长的孩子越来越少。判断是晚长还是正常生长状态,需要通过医学检测发现,包括性激素水平的测定,以及骨龄和实际年龄是否吻合。如果骨龄落后于生活年龄,可能是处于晚长状态,如果骨龄和实际的年龄相仿,患者就不是处于晚长的状态,这时盲目的等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没有办法达到改变终身高的目标。
所以家长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来进行最终的判断,如果是晚长可以等待,如果不是晚长,就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最佳时期。首先要判断区分孩子到底是不是晚长,如果带医院检查了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一般不需要治疗。但这些孩子个子小、成熟慢,可能因为与他人不同而产生精神负担甚至精神创伤。
因此,家长和孩子都要了解这种生长类型。家长可以鼓励、安慰孩子,并定期带孩子找医生检测身高,通过医生的权威解释,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医生会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用药建议,看孩子是否需要治疗。合理的治疗可以促进这些儿童加快生长。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有很多,有生长激素缺乏、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性早熟、特纳综合征、先天软骨发育不全等,但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如果家族中有成员身材矮小,那么下一代患矮小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是遗传因素也可以受到后天生长环境因素影响。如果孩子在出生时的体重低于正常出生体重,这些孩子在各年龄期及最后成人期的身高大多数均矮于出生时体重、身高正常者。母亲在孕期的营养对胎儿生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母亲在怀孕时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慢性心、肺、肝和肾脏疾病,都可能造成胎儿生长障碍,使得孩子在胎儿期以及出生后的身高都低于正常水平。某些内分泌疾病,例如:与出生后身高增长密切相关的生长激素,如果缺乏生长激素就可能引起孩子身材矮小;又如甲状腺素,它能够调节机体代谢,如果缺乏甲状腺素,不仅可导致孩子身材矮小,还可能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其实不管是体质性的“晚长”还是特纳综合征等病症,都不可怕,但很多家长抱有侥幸心理,把“矮小”当作“晚长”,认为孩子小时候矮一点没关系,以后发育时会赶上去的,想象着孩子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青春期猛长时期,结果却错过了矮小最佳的诊断治疗时机。在这里医生建议父母要定期给孩子检测身高,计算生长速度。尽早就医,明确病因、早期进行规范化治疗以避免延误孩子的生长时机,不但治疗效果好,还省钱。另外,由于家长们并不知道矮小的诊断标准,往往认为孩子的身高低于班级平均水平就是矮小症。
其他的认识误区还包括补钙越多对孩子长高越有利;蛋白质含量越多对孩子长高越有利;凡是矮小就一定要用药物治疗;只要能促进生长的药物均能帮助长高;身高完全来自于先天遗传,后天无法进行补救等。而这些误区正被许多不良商家所利用,而最终使得这些孩子与家长落入了所谓“陷阱”。1、药物治疗:即生长激素治疗,适用于特发性矮小、青春期延迟以及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2、改善生活习惯:在生长激素治疗的前提下,应纠正患儿偏食等不良习惯,保证饮食均衡,及时补充能量,同时保证睡眠,更好的促进患儿身高的生长,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