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癌患者术后一周内家属需要做什么
口腔癌患者完成手术是整个康复过程的第一步,而对于接受游离皮瓣移植的口腔癌患者来说,平稳顺利的渡过术后第一周尤为关键。术后患者须卧床一周,本文着重向患者家属宣教如何配合医生、护士做好患者的生理、心理、医疗等各方面护理工作。从而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进度。
一、心理护理
口腔癌患者术后由于抱有对疾病的恐惧,常常出现烦躁、沮丧、震惊等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人类对于恶性疾病的正常情绪反应。但如果患者术后情绪反应过度则可能影响机体的康复。作为患者的家属,应当积极正面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因为现代医学技术背景下,癌症并非不能治愈的疾病。作为家属应该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多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同时保持术后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安静,同时家属积极平稳的心态,使患者放松心情,同时通过身体按摩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温暖。
有些患者术后会出现情绪躁动,胡言乱语,甚至会拔除身上的监护仪器、治疗用管路,医生在必要时需要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甚至需要使用束缚带进行束缚保护,患者家属此时应予理解与配合。
术后保证患者在夜间入睡对于术创恢复也很重要,所以我们鼓励患者在夜间多睡,而在白天少睡。白天家属可与患者多沟通,晚间护理时可以播放舒缓音乐促进患者入睡,而对于确实入睡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口服地西泮(安定)帮助睡眠。
二、生理护理
1)进食
口腔癌患者术后常规做完胃肠减压后开始进食,一般在术后第一天开始进食。患者主要通过鼻饲管进食营养液,主管护士会全程把控患者的进食时间、进食剂量、进食温度。进食过程中部分患者如出现不适现象如腹胀、腹泻等,家属应当及时告知护士。由于鼻饲管从鼻孔直通患者胃部,部分患者会在术后出现咽喉、鼻孔疼痛不适等症状,此为术后正常的反应。在患者出现此类症状后应予安抚。鼻饲管一方面可以保证患者接受全面的营养,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术创的相对清洁,避免因口饲污染伤口,进而延缓术创恢复,甚至发生术创感染。
口腔癌患者术后常常需要张口呼吸,口腔会变得较为干燥,所以术后患者家属需要保持患者口腔部位相对湿润,术后根据伤口情况遵医嘱后可以用勺子取少量清水让患者进食,从而保持口腔湿润。对于嘴唇部位的保湿可以通过润唇膏或者通过敷贴黄瓜片等措施。
2)排泄物处置
口腔癌患者术后须卧床一周,大小便都须在病床上完成。口腔癌患者一般术后小便都通过导尿管排出。患者家属根据尿袋中的尿液情况倾倒后将尿量告知护士。术后由于患者主要以流质饮食为主,大便次数较少,此为正常现象。在患者出现大便需求时,家属应当协助患者床上排便,并完成局部清洁。
3)全身按摩
患者术后一周须卧床,头颈部制动,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压力性损伤等产生。所以患者家属在术后应当注意室温适宜,同时注意全身温度适宜,注意保暖同时皮肤干燥。可给予适当的肌肉按摩缓解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种不适,在卧床1周的后期可以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翻身等运动,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同时协助完成翻身、拍背等护理工作。
4)咳痰
部分口腔癌患者为保持气道通畅,生命安全,术中须做气管插管,术后主要通过气管插管进行呼吸。由于气管插管的存在,患者术后无法进行语言沟通,此时我们鼓励患者通过文字进行沟通。带管过程中,异物刺激体感不适为正常现象,同时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吸烟等原因,痰液较多,此时患者家属应鼓励患者咳痰,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三、协助医疗护理
口腔癌患者术后需要补充各种液体,静脉输液时间较长,患者家属应当分配好日夜看护的时间,一般术后一周建议2人轮流照看患者,家属充足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照顾患者。部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会出现皮肤过敏等反应,此时患者或者家属发现后应当第一时间通知护士。
希望以上几点科普宣教可以帮助患者家属做好术后1周护理,促进患者恢复。
本文是韩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