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发表者:杜家佳 人已读
(一)根管治疗中根充质量的评价:根充后须即刻拍摄根尖X线片评价根充质量。理想的根充标准是"恰填",X线片显示根充影像致密,充填物距X线片根尖端0.5~2.0 mm,且根尖部根管内无透射影像,恰填为根管充填合格。"欠填"指根管充填长度不到位,充填物距X线片根尖端大于2 mm;或根充影不致密,根充物稀疏,在根尖部根管内仍可见X线透射影,根尖1/3处只有糊剂而无牙胶尖。欠填应重新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超填"是指根管充填长度超出根尖,分为仅糊剂超出及牙胶尖超出两种情况。如果根充影像致密,则无需将根管充填物取出重做,可予临床观察。还有一种超充合并欠致密,表现为根充长度超出根尖,而根管内充填密度不佳,又称为"超欠(overextension)",临床视为根充不合格,需取出根充物重新根充。
(二)根管治疗疗效的评价标准
根管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包括临床和影像学评价,临床评价包括患者主诉症状如疼痛肿胀,临床检查包括叩痛、扪痛、松动度、牙龈红肿、窦道等。如患牙存在临床症状,则不能视为成功。根充后几天内患牙可能出现轻至中度不适症状,很可能是治疗操作对组织的刺激反应,可以观察待其缓解。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根管治疗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包括根尖X线片和锥形束CT。首先常规选择根尖X线片,当患牙症状或阳性体征与根尖X线片表现不相符时,可考虑拍摄锥形束CT,以利于判断和临床决策。在多数研究中判断存在根尖周病变的影像学标准:根尖周骨硬板不连续且根尖周低密度影宽度大于两倍周围正常根周膜
根充后应即刻进行影像学质量评价,后期定期回访,了解动态变化。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根管治疗技术指南建议:根管治疗术后随访时间在3、6、12和24个月,最终确定疗效的时间为术后2年。欧洲牙髓病学会建议根管治疗术后1年初步评价,病变不愈合应延长观察至4年以判断最终疗效。美国牙髓病学会建议定期随访。
根管治疗成功的标准:无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无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无根尖周病变或原有根尖周病变明显缩小。如持续存在临床症状和(或)出现新发的根尖周病变,或原有病变增大,或治疗后1年无明显变化,则建议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引用本文: 梁宇红, 岳林. 根管治疗技术之根管充填和冠方封闭 [J]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54( 12 ): 859-863. DOI: 10.3760/cma.j.issn.1002-0098.2019.12.014
本文是杜家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