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态制剂与癌性肠梗阻
微生态制剂是将正常的微生物或促其生长物经过加工而制成的一种制剂,发挥着类似酶、抗菌、粘附定植及保护胃肠道生物屏障等作用,对机体内失调的微生态进行调控,维持微生态平衡,促进机体康复并保持健康状态。
肠梗阻时常伴有禁食,胃肠道黏膜细胞长期缺乏食物刺激,缺血缺氧导致黏膜细胞增殖和修复能力降低,屏障功能减弱,同时削弱机体免疫防御,更易发生肠道细菌易位及内毒素分泌增加,肠源性感染机率也随之攀升。手术亦破坏黏膜屏障及应激导致的高代谢极易出现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术后早期进食胃肠道不耐受等进一步加剧胃肠道菌群失调,因此,予以微生态制剂调节术后胃肠道菌群、改善微生态平衡、恢复胃肠道生理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营养状况。
结肠癌患者易伴发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围术期禁食、静脉补液对肠道内环境亦存在严重影响。肠道易发生上皮萎缩、黏膜缺血、应激反应等。
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在提供必需营养素的情况下,增加肠道有益菌。
金双歧为众多微生态制剂中所属益生菌类的一种,由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一定比列组成的活菌制剂,均为肠道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中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作为肠道的生理性有益菌,具有生物屏障、营养支持、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嗜酸乳杆菌存在于人体整个胃肠道中,具有调节微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粪肠球菌能通过产生细菌素抑菌,并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肠道致病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环境,而且能够抑制肠道内产尿素酶细菌和腐败菌的增殖,避免了血液中氨和内毒素含量的升高。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使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和体重均显著提高,可能原因是组成中的嗜酸乳杆菌具有促进机体营养物质吸收的功效。微生态制剂中的双歧杆菌具有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因此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更快。
微生态制剂作为辅助用药,故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微生态制剂亦可使患者CD3+CD8+T细胞水平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恢复得更好,可能是由于双歧杆菌具有抗肿瘤和免疫增强作用。
微生态制剂还可以改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疲倦、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等。
2016年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炎症性肠病临床营养指南指出微生态制剂对炎性肠病具有缓解作用。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引发慢性炎症、使致癌因子增多,继而导致结肠炎相关结肠肿瘤出现,但是仍无确切报道证明肠道紊乱与结肠癌存在相关性。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疲倦和胃肠道症状,增进食欲,减轻腹泻和便秘。益生菌通过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菌群,利用肠道菌群-肠-脑轴达到调节机体大脑发育与行为的目的。因此,增加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结肠癌合并不全性肠梗阻并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情绪状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