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白俊敏 三甲
白俊敏 主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神经源性膀胱的评估与随访

1239人已读

神经源性膀胱也称为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总称。通常在有神经病变的前提下才能诊断。所有可能累及储尿和 (或) 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响膀胱和 (或) 尿道功能,成为神经源性膀胱。

一、 基础评估 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排尿日记。

诊断神经源性膀胱须有明确的相关神经系统病史。需要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史,是否有糖尿病 、感染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等;有无神经系统、泌尿系统、骨盆外伤及手术史;有无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吸毒等;是否有便秘,大便失禁等;有无性功能障碍;检查受损区域的感觉和神经反射,以及是否伴随其它症状如腰痛、盆底疼痛、血尿等。

明确膀胱障碍的发病时间、类型(如尿潴留,尿失禁)、排尿方式 (如腹压排尿、扳机点排尿、间歇导尿、留置尿管等);还应仔细评估下尿路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干扰程度,掌握患者目前及既往采用的治疗方法。

二、体格检查

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如患者的精神状态、意识、认知、生命体征等。还包括泌尿及生殖系统如腹部、腰部、骨盆、生殖器官的检查等;此外,更重要的是神经系统的检查,应当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感觉和运动功能状态,检查受损区域

的感觉和神经反射。

三、排尿日记

建立排尿日记可以减少由于问诊或病人回忆不当造成的信息偏误,为评估膀胱功能障 碍 和 治 疗 效 果 提 供 客 观 依据。 膀胱日志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记录 3天即可得到可靠结果。膀胱日志不仅能评估每天的膀胱功能,提供膀胱容积等信息,还能发现尿流率

减低、排尿容量减少、间歇流尿、排尿犹豫、尿潴留等膀胱障碍,并且有助于解释尿动力学检查的结果。

四、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和血生化能初步评估患者泌尿系的一般情况,存在泌尿系感染高风险时,应进行尿细菌学检查。肾脏功能的评估还包括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

五、影像学检查

超声可以获得膀胱容积、残余尿量、膀胱、肾脏形态改变等各种信息。残余尿量测定 (post-void residual, PVR) 是评估排尿功能的必要检查。PVR 增加提示存在排尿障碍,但不能鉴别是由于逼尿肌顺应性下降还是梗阻造成,仍需要其他尿动力学参数共同分析。彩超可获取膀胱形态,膀胱壁厚度。上尿路损害高风险患者应至少每6 个月进行一次超声监测,以判断是否有上尿路扩张,肾盂积水或肾脏瘢痕形成。

六、尿动力学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是惟一能客观评估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方法。国际脊髓医学联合会推荐尿动力学检查作为诊断和评估神经源性膀胱的金标准。尿动力学检查能评估逼尿肌和膀胱出口功能,评估充盈期膀胱容量,逼尿肌的稳定性、顺应性,逼尿肌与括约肌协同性,膀胱出口阻力等。但尿动力学检查费时、成本高,为侵入性检查,有尿路感染的风险。检查后大量饮水排尿可减少感染发生率。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推荐使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无条件的可以采取非同步影像学检查。

IMG_20200509_052744.jpg

七、随访

IMG_20200509_055033.jpg



白俊敏
白俊敏 主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