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足的常用分类分型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指发生于糖尿病病人的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它是一组足部的综合征,而非单一症状,可累及足部从皮肤到骨与关节的各层组织,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甚至需要截肢。
1、糖尿病足分型
糖尿病足一般分为神经型、缺血型和神经缺血型(混合型)。以往多认为糖尿病足以神经型为主;然而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缺血型,而单纯神经型比较少。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病人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中12%~25%的糖尿病病人会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段发生足部溃疡。据国外数据统计,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1.0%~4.0%,足溃疡的患病率为5.3%~10.5%。而国内尚缺乏全国性的统计数据,但可以预测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情况也将日趋严重。
据统计,糖尿病病人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0倍,且85%的截肢是由糖尿病足溃疡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降低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医疗花费巨大。有研究称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消耗的费用几乎等同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医疗费用的总和。我国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糖尿病足截肢占2010年全部截肢病人的比例近30%,住院费用平均为26138元,住院时间平均为33d,显著高于2004年。我国14家医院调查的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的人均住院费用(14906元)及平均住院日(26d)。在美国,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医疗费用至少为1160亿美元,其中至少约33%的费用与足部溃疡治疗相关。
2、糖尿病足评估方法
杨淑盈等将“创面床准备”方案(创面按其颜色区分为黑、黄、红、粉4期,每期分别对应创面愈合中的组织坏死期、炎性渗出期、肉芽组织增生期、上皮组织形成期)应用于30例糖尿病足病人,形成了一种创面评估与系统的处理措施相结合的动态伤口管理程序。蒋琪霞等则将伤口评估方法学及流程设计结合起来,编成口诀:
①全身评估(一问二量三查四看);②局部评估(一视二嗅三触四量五摄六录)。
还有一些分型分级系统较为常用:
1、Wagner分级系统
Wagner分级系统由Meggitt于1976年建立,经Wagner改良后得到推广,是目前最早的糖尿病足分级系统,也是国内常用的分级方法之一。Wagner分级系统分类的基础是解剖学,包括伤口深度、位置、是否存在坏疽3个参数,可反映溃疡和坏疽的严重程度,且不需要借助额外的检查工具,临床应用简便;但不能反映糖尿病足的病因学,且缺乏特异性,对预后判断没有说明,故不适用于评估伤口治疗效果。
2、Texas分级系统
Texas分级系统产生于1996年,该系统使用横轴上的伤口分期和竖轴上的伤口分级的矩阵形式,每级每期均包含了对溃疡深度、伤口感染和下肢缺血的评估;与Wagner系统相比,不存在遗漏且更具描述性,显示出截肢风险增加和预测溃疡愈合之间的关联;重复性高,易于记忆,经验相对不足的治疗队伍也可以使用,适合于社区的全科团队。
1998年研究人员对得克萨斯大学(UT)分级系统进行了效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伤口分级(深度)或分期(感染或缺血)级别的增加,总体截肢率均上升。但该系统将伤口分为16类,很难准确地进行区分;未考虑溃疡面积、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对每项参数只有“有或无”的评价,缺少严重程度的评估。
3、S(AD)SAD评分系统
由Macfarlane等提出,包含对伤口面积及深度、感染、神经损伤和血管损伤5项内容评估;每项均分为4级,用累加评分的方法,总分为0分~15分,得分越高,表示疾病越严重。该系统考虑的影响因素最全面,具有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治疗中心糖尿病足溃疡管理结果的潜能,适合统计研究。但系统相对复杂,需要大量影像病理证据来支持评分,可能不适用于条件有限的地区。
4、PEDIS系统
PEDIS系统由糖尿病国际工作组提出,采用参数首字母进行组合命名,便于记忆且考虑因素与S(AD)SAD评分系统类似。但因该系统是无规则的分级系统且每项参数描述客观,故适合
作为该类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及结果比较,而不适用于统计研究或指导临床实践。
5、Kobe分级系统
Terashi等基于糖尿病足独立预测因素在亚洲黄种人群和白种人群之间存在固有差异且亚洲国家普遍缺乏足部护理师等问题,于2002年11月—2008年8月在Shin-Suma综合医院治疗并随访了266例患有糖尿病足溃疡的病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糖尿病足溃疡分类系统,即Kobe分级,该系统根据糖尿病足溃疡的病因分为4级:
Ⅰ级(外周神经病变,PN)、Ⅱ级(外周血管病变,PAD)、Ⅲ级(感染)、Ⅳ级(PN+PAD+感染)
该系统简单易懂,有利于指导临床医护人员诊断糖尿病足并进行系统治疗。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其内容效度的报道,进一步的研究应当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必要时进行适当修改,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框架,拟解决亚洲糖尿病足伤口评估和治疗困难的问题。
6、DUSS系统
DUSS系统是由德国蒂宾根大学Beckert等提出,是依据糖尿病足溃疡性质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的方法,涉及足背动脉搏动、溃疡深度、多少及位置是否在足趾等4项参数;经对100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足溃疡评估,显示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预后情况,国内有研究结论与之相似。该系统无须额外检查仪器,适用地区范围较广;但对病情轻重区分较粗略。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治疗,从药物干预及物理治疗(高压氧治疗)等内科治疗,新型敷料和干细胞治疗、血管搭桥、导管微创治疗、截肢术等外科治疗到中西医结合的理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被规范应用,以及最新的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等方法显著提高了糖尿病足治疗的有效性。
爱尔兰一项国际研究针对糖尿病足溃疡采取多学科团队诊治后证实,病人截肢率下降,且每年节约超过11万欧元的医疗费用。而国内相似的研究屈指可数,建立包括糖尿病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血管外科医师、骨科医师、矫形外科医师、普通外科医师、创面外科医师、足踝外科医师、血管影像医师及感染科医师等在内的多学科协作的糖尿病足诊治团队举足轻重,指导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必须是系统化的,以达到提高治愈率和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谷涌泉,张建,汪忠镐. 糖尿病足诊断与治疗的进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4):503-508
2、李梦圆,喻姣花.糖尿病足溃疡伤口评估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9):1341-1344.
本文是臧建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