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后综合征?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通常在脊髓灰质炎急性感染后数十年隐匿发病。2013年,PPS诊断国际专家共识标准形成,其典型症状包括:
进行性肌无力,肌无力是PPS的主要表现,原来瘫痪的肌肉或未曾受累的肌肉均可发生,一般隐匿起病,进展缓慢,最初表现为上下楼梯困难,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晚期有发生肌肉萎缩的风险。
疲劳:发生率为49%~89%,涉及两个方面,即中枢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主要表现为“力不从心”。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网状激活系统可能导致PPS患者中枢性疲劳。中枢性疲劳会导致认知功能困难。
疼痛:患者常有持久慢性疼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的患病率均较高。女性疼痛可能会更严重。患者往往发生中度至重度疼痛,累及多个部位,干扰日常生活。关节疼痛可以由体位改变引起的肌力不平衡和过度使用引起;而肌肉痉挛、肌束震颤和过度使用一样,也会导致肌肉疼痛。PPS的疼痛平均持续20年,最常见部位有肩、腰、腿、臀。疼痛强度最大部位在膝、腿、腕、头、下背部。疼痛常干扰睡眠和身体活动。
跌倒:跌倒是PPS患者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应与老年人预防跌倒一样受到重视,经常导致患者身体损伤,恐惧跌倒,继而避免 活动,具有临床意义但常被忽视。研究显示,大部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至少有一次或多次跌倒,大多数跌倒发生于步行、户外、滑落。
睡眠障碍:PPS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睡眠质量降低,而白天过度 嗜睡、疲倦、头痛、疲劳。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造成睡眠质量很差。
生活质量:导致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和PPS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因素有许多。相应的症状和障碍,如疲劳、抑郁、并发症、疼痛、无力,怕冷,原有畸形加重等,是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降低的原因。
本文是臧建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