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烟与老年黄斑变性
吸烟与老年⻩斑变性
香烟在燃烧时, 可施放出 4 000 种以上的成分, 其中多数成分对心肺系统有损害, 并且有 40 种以上的致癌成分 。主要成分为尼古丁、 焦油、 多环芳烃和 一氧化碳等。烟雾中还含有多 种重金属和有害矿物 质, 如铝、 铅、 汞等 。尼古丁和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可使血管收缩, 导致 眼部组织缺血缺氧。尼古丁和一氧 化碳可使血液粘度改变, 使血小板 聚集性升高, 易于血栓 形成, 可引起眼部血管病变 。 香烟中含有多种过氧化物质, 可增加眼部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的 风险,尤其是对老年黄斑变性(AMD)。
吸烟对视网膜血流速度和血管造成的变化包括:吸烟者的视网膜血流减少 10 %, 视乳头血 流减少13 %, 吸氧后动脉压无明显变化。表明吸烟者对氧浓度变化的反应不明显, 吸烟使毛细 血管的调节能力发生变化 。吸烟者发生动脉硬化的比例和程度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这都归 因于尼古丁导致了动脉收缩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 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和血浆中游离脂肪 酸水平的升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或称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目前世界上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眼 病, 其确切发病原因不清。而吸烟是AMD最强烈的环境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许多基于人群 的纵向分析和基因模型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吸烟会增加患AMD的风险。
Vingerling 等研究者在荷兰某地的一项人群调查中发现吸 烟者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危 险度是非吸烟者的 6.6 倍, 并发现吸烟量与其危险因素有剂量反应关系, 停止吸烟 20 年以上者 的患病危险度才接近于正常者。 同样, Smith 等研究者在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中也发现吸烟 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有关, 并发现被动吸烟也增加患病的危险度, 女性吸烟的危险度 高于男 性 ;提出广泛宣传戒 烟可减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和致盲率。
另外,来自三大洲的基于人群观察的研究结果(Beaver Dam眼科研究、Rotterdam 研究和 Blue Mountains 眼科研究的数据)也发现,目前吸烟者患AMD的风险高出非吸烟者3倍。
除此之外,近期研究还表明,吸烟与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减少有关,并且是葡萄膜炎和炎 性黄斑囊样水肿的一个高危险因素,它对继发于眼球组织胞浆菌病综合征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的形成和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的炎症进展也有影响。并且可能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 触发因素,也与甲状腺相关眼眶病的进展和恶化的一个很强的危险因素。吸烟除了对成人眼 病的影响外,在儿童中,孕期吸烟是3、4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它增加了出 生体重超过2500克的婴儿视神经发育不全的风险,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有关。所有这 些病理状况都会严重影响成人和儿童的生活质量,因为它们可能会显著降低视力,甚至导致 失明。
本文是杨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